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二虫吟》
《二虫吟》全文
明 / 方孝孺   形式: 古风

翾翾暮光萤,烛举竞飞附。

没身烟焰间,至死终不悟。

日月众所瞻,嗟汝不一顾。

虽有向明心,所从良巳误。

喧喧秋后蚊,白日噆我肌。

我虽病无力,扫扑亦易为。

怜汝营一饱,未得死及之。

且复纵遣去,天运自有时。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二虫吟》,是明代文学家方孝孺所作。诗中通过两种昆虫——暮光中的萤火虫和秋后的蚊子的形象,寓意深刻地探讨了人性与命运的主题。

首句“翾翾暮光萤,烛举竞飞附”描绘了暮色中萤火虫争先恐后飞翔的情景,象征着人们在追求光明与自由时的盲目与执着。接着,“没身烟焰间,至死终不悟”表达了即使身处困境,仍固执于错误选择,直至生命的尽头也不觉醒的悲哀。

“日月众所瞻,嗟汝不一顾”则将目光转向了更为宏大的视角,以太阳和月亮比喻普世的真理与道德,感叹那些迷失自我、忽视普遍价值的人们。接下来的“虽有向明心,所从良巳误”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善良与正确的选择之间的矛盾,指出即便内心向往光明,行动却可能背离了正确的道路。

最后,“喧喧秋后蚊,白日噆我肌”将笔触转向了秋后的蚊子,它们在白天吸食人的血液,形象地比喻了那些在社会上作恶多端、危害他人的小人。诗人对这些“蚊子”的同情与无奈,反映了对弱小者处境的关注,同时也暗示了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我虽病无力,扫扑亦易为”表明了诗人面对邪恶势力的无力感,但同时也表达了通过行动改变现状的决心。“怜汝营一饱,未得死及之”则体现了诗人对无辜受害者的同情,以及对生命脆弱性的感慨。“且复纵遣去,天运自有时”最后以一种超脱的态度收尾,暗示了命运自有其规律,无论善恶终将得到应有的报应。

整首诗以昆虫为载体,寓言式的表达方式,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与社会现象的多面性,展现了方孝孺对于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和深邃思考。

作者介绍
方孝孺

方孝孺
朝代:明   字:希直   号:逊志   籍贯:宁海   生辰:1357—1402年7月25日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猜你喜欢

三峡桥

三峡桥西路不通,水深石怪自蟠龙。

一闻马足皆惊起,倏忽云遮五老峰。

(0)

初秋馆中呈诸公

掖垣星宿上清居,金马文章次石渠。

雨定枫槐含秀爽,秋还楼阁长空虚。

上知景伯无人事,恩许黄香未见书。

不奈客嘲聊自解,下流仍复愧应璩。

(0)

见苏子瞻所作小诗因寄

千里相思无见期,喜闻乐府短长诗。

灵均此秘未曾睹,郢客探高空自欺。

不怪少年为狡狯,定应师法授微辞。

吴娃齐女声如玉,遥想明眸嚬黛时。

(0)

遣怀

六年长病每愁予,末疾风淫岂易除。

彳亍何曾暂忘屦,拮据空恨不能书。

苦遭白发无他术,常得中医亦自如。

欲向明廷乞骸骨,角巾藜杖整柴车。

(0)

酬黄朝议·其二

蘧公四十九年非,万事当须向老知。

材者不如愚者乐,前人多作后人资。

羡君黄发初倾盖,矜我迷津数赠诗。

听话朱陵仙府事,慨然清啸一伸眉。

(0)

神宗皇帝挽诗四首·其二

绵宇正欢心,虞韶骤遏音。

戴天忧杞国,就日怅崦岑。

贯朽三泉府,方输九牧金。

斯民已仁寿,至理更难忱。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