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晴还雨半阴天,石榻纱厨不碍眠。
新水白翻风里浪,好山青染夜来烟。
心同渴骥奔鲸海,身学浮萍拂钓船。
故国老亲思望切,数行音信若为传。
已晴还雨半阴天,石榻纱厨不碍眠。
新水白翻风里浪,好山青染夜来烟。
心同渴骥奔鲸海,身学浮萍拂钓船。
故国老亲思望切,数行音信若为传。
这首明代诗人唐之淳的《雨中遣兴二首(其二)》描绘了雨后天气变化的微妙与诗人内心的情感起伏。首句"已晴还雨半阴天"写出了雨后的天空状态,既有初晴的迹象,又夹杂着半阴的云层,富有层次感。"石榻纱厨不碍眠"则展现了诗人即使在这样的天气下,也能安然入睡,生活闲适。
"新水白翻风里浪,好山青染夜来烟"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描绘了雨后山水的清新景象:水面泛起白色浪花,山色被夜间的雾气染得更加青翠,营造出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心同渴骥奔鲸海,身学浮萍拂钓船"是诗人内心的独白,以渴骥和浮萍自比,表达出渴望像骏马驰骋大海或随波逐流的自由心境,同时也暗示了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
最后两句"故国老亲思望切,数行音信若为传"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故乡亲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因交通不便而无法及时传达音讯的无奈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雨中独处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对家乡亲人的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