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葛洪丹井》
《葛洪丹井》全文
明 / 胡奎   形式: 古风

吾闻句漏仙翁之丹井,乃在紫微之阳东山之顶。

仙翁丹成去不归,但见一泓寒碧涵秋影。

当年仙翁鍊丹砂,呼吸沆瀣餐朝霞。

陶镕日月精,鍊冶紫河车。

玄液化白雪,真胎结黄芽。

一朝骑龙去,翱翔太清家。

遗此百尺井,千古令人嗟。

辘轳无声石苔紫,子规啼老长松花。

我来汲井凌绝顶,夜半飞出黄金鸦。

直疑此水接东海,上通银汉之灵槎。

灵槎迢迢贯明月,汉使西回持绛节。

矫如黄鹄摩晴空,何待金丹蜕凡骨。

酌以丹井水,载歌仙人篇,永言保之合自然。

勿因离别损颜色,此水可以期长年。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胡奎所作,题为《葛洪丹井》,通过对古代炼丹师葛洪及其丹井的描绘,展现了对仙道与自然的向往与追求。

诗中开篇即点出葛洪丹井所在之地,位于“紫微之阳东山之顶”,营造出一种神秘而高远的氛围。接着,诗人想象葛洪炼丹时的场景,描述其通过呼吸天地间的清气和朝霞,熔铸日月精华,最终炼制出能化雪为白、结成黄芽的丹药。然而,葛洪最终骑龙而去,留下这口深达百尺的井,成为后人追思的对象。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石苔紫”、“子规啼”等,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含了时间流逝和自然界的循环更替。诗人自己来到井边汲水,仿佛能感受到与仙人葛洪的某种连接,甚至想象这井水能接通东海与银河,具有超凡脱俗的力量。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这口井水的珍视,认为它能保佑人们延年益寿,不应因离别而失去其本色。整首诗充满了对仙道精神的向往和对自然力量的赞美,同时也蕴含着对生命永恒追求的哲思。

作者介绍

胡奎
朝代:元   字:虚白   号:斗南老人   籍贯:元明间浙江海宁

明初以儒征,官宁王府教授。有《斗南老人集》
猜你喜欢

送董侍御惟益按秦中

明光使者出金闺,细草尊前绿已萋。

春送法冠行蓟北,霜随绣斧入关西。

大宛苜蓿飞黄急,二华芙蓉太白低。

圣代防胡收上策,彩毫秋色待君题。

(0)

送谢明府改教漳州

宰官何事绛纱帷,斗酒燕歌怆别离。

已籍才名成宅相,不将经术负明时。

七闽弦诵清漳郡,六代风流小谢诗。

君息天池还北徙,图南千里是前期。

(0)

曾少参关中致政遂封中丞七十初度遥有此寄

何年解组自西归,赤钺彤弓照紫薇。

气似青牛关内过,歌曾白雪郢中飞。

驻颜不待餐金液,绕膝惟看舞綵衣。

从此著书堪百岁,笔床深傍钓鱼矶。

(0)

送吴大参明卿还大梁·其二

重逢司隶典章新,共是三朝健在身。

昔日悲歌吾叩角,少年封事尔批鳞。

斗鸡乍别诸陵客,控鹤将寻二室人。

醉后都亭分手去,岂堪华发向风尘。

(0)

哭徐子与四首·其四

宗梁凋落蚤,李谢丧亡频。

今日哀词伯,中原失故人。

笳箫三楚雨,井径五湖春。

剑自延陵许,愁攀宰树新。

(0)

七夕同黎惟敬范子宣张元易郑伯良王彦贻朱汝修集华存叔馆时存叔初至得长字

故人忽以至,十载曾相望。

顾我愧三益,爱君怀七襄。

夜深乌鹊度,秋色银河长。

离合浑难定,不妨频进觞。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