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篱蓬径苏门西,春雨初过半是泥。
聊借酒枪消簿领,每除花簟作禅栖。
病中书札宁辞懒,老去身名不厌低。
自是芳兰易衰歇,可关鶗鴂尽情啼。
枳篱蓬径苏门西,春雨初过半是泥。
聊借酒枪消簿领,每除花簟作禅栖。
病中书札宁辞懒,老去身名不厌低。
自是芳兰易衰歇,可关鶗鴂尽情啼。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汪琬在明朝末年清朝初年的苏门之地,雨后的小路上,枳篱蓬径显得尤为湿滑,春雨过后路面多半是泥泞。他借饮酒来排解公事的繁琐,闲暇时则以花簟为床,仿佛进入禅定的状态。尽管身体抱病,书信往来略显懒散,但他并不介意名声的高低。诗人感慨,即使自己如同芬芳的兰花容易凋零,也无须理会那些像鶗鴂鸟一样尽情鸣叫的烦扰。整体上,这首诗流露出诗人淡泊名利、享受宁静生活的态度,以及对生命自然规律的接纳。
曈昽出扶桑,照见大黑洋。
直升中天上,万国蒙清光。
三山楼阁蓬莱东,丹霞翠壁金芙蓉。
鸿濛凝结古元气,我欲往游从赤松。
郯郎朝玉京,船发南风生。
海头挝鼓人起舞,椎牛酾酒祈神明。
远寄平安书,十日到直沽。
阿翁发半白,莫醉黄公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