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恨苦长颦,纤姿妩媚春。
惯愁行路客,羞比舞筵人。
乱叶斜斜雨,狂花衮衮尘。
残蝉来噪日,应落汉潭滨。
何恨苦长颦,纤姿妩媚春。
惯愁行路客,羞比舞筵人。
乱叶斜斜雨,狂花衮衮尘。
残蝉来噪日,应落汉潭滨。
这首诗名为《谑柳》,是明代诗人高启所作。诗人以柳树为对象,通过描绘柳树的形态和环境,寓言般地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
首句“何恨苦长颦”,以拟人手法,写柳树仿佛在长久地皱眉,传达出一种忧郁或哀怨的情绪,暗示了柳树的形态之美中蕴含着某种无奈或哀愁。"纤姿妩媚春"进一步赞美柳树的柔美身姿,即使在春天这样美好的季节里,也带着一丝淡淡的哀愁。
接下来的两句,“惯愁行路客,羞比舞筵人”,将柳树与行旅者相联系,暗示柳树如同那些漂泊不定的旅人,常怀愁绪,不愿与宴会上欢快的人们相比。这里寓言了人生的艰辛和无奈。
“乱叶斜斜雨,狂花衮衮尘”描绘了风雨中的柳树,飘零的柳叶和纷飞的落花象征着世事的无常和人生的短暂。“残蝉来噪日,应落汉潭滨”以残蝉的叫声和柳树最终可能落在汉潭边的情景,收束全诗,表达了一种人生终将归宿的寂寥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柳树的形象,寓言式地展现了人生的苦涩、漂泊和无常,以及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高启的笔触细腻,情感深沉,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