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悠悠尽自争,眼中隐隐放教平。
飞蝇触鼻人争怒,落叶临头我谩惊。
既有阳秋暗消长,何须青白太分明。
蒺藜原上清霜重,辛苦十年跣足行。
世上悠悠尽自争,眼中隐隐放教平。
飞蝇触鼻人争怒,落叶临头我谩惊。
既有阳秋暗消长,何须青白太分明。
蒺藜原上清霜重,辛苦十年跣足行。
这首诗《世上》由元代诗人刘因所作,通过对比和比喻,深刻揭示了世态炎凉与个人心境的矛盾。
首句“世上悠悠尽自争”,描绘了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界,人们为了名利地位而相互争夺,充满了喧嚣与浮躁。接着,“眼中隐隐放教平”一句,诗人似乎在说,尽管外界纷扰不断,但内心却应保持平静,不被外界所动。
“飞蝇触鼻人争怒,落叶临头我谩惊”两句,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将世俗的纷扰比作触鼻的苍蝇,让人愤怒;将岁月的流逝比作临头的落叶,让人感到惊惧。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生短暂的感慨。
“既有阳秋暗消长,何须青白太分明”则进一步阐述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认为,世间万物都有其自然规律,如同四季更替,不必过分追求黑白分明的界限,因为这本身就是一种束缚。这里蕴含着对人生智慧的理解,即顺应自然,随遇而安。
最后,“蒺藜原上清霜重,辛苦十年跣足行”以蒺藜原上的景象为喻,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艰辛与不易。即使在寒冷的霜冻中,也要赤脚前行,象征着无论环境多么艰难,都要坚持自己的道路。这一句体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生活的深刻体悟。
综上所述,《世上》一诗通过对世态炎凉和个人心境的对比,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感悟和哲学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