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夏三首·其三》
《初夏三首·其三》全文
宋 / 王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竹鸡啼雨隔林塘,四月山深梅未黄。

水近洞门云气湿,葛花开上石眠床。

(0)
注释
竹鸡:一种鸟类,叫声清脆,常在清晨或雨后出现。
啼雨:在雨中鸣叫。
林塘:树林和池塘。
四月:农历四月,春季的一个月份。
山深:指山中的深处。
梅未黄:梅花还没有完全变黄,表示春天尚未过半。
洞门:山洞的入口。
云气湿:云雾湿润,可能形容环境潮湿。
葛花:一种多年生藤本植物,有清香。
石眠床:石头做的床或者休息的地方。
翻译
竹鸡在雨中啼叫,隔着树林和池塘,
四月的山深处,梅花还未完全变黄。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初夏景色的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精致的笔触,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而又宁静淡远的自然画卷。

“竹鸡啼雨隔林塘”一句,以“竹鸡”的叫声代替了春雨的氛围,设定了一种隐逸的境界。竹鸡,即竹林中的鸟儿,它们在细雨中啼叫,仿佛是自然界的一种和声,而这细雨又似乎隔绝了世间的喧嚣,只留下诗人与山林的独处。

“四月山深梅未黄”则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而花事初起的画面。四月正是春季,山中的梅花尚未完全开放,保持着一种生动而不失野性的美感。这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界中生命力和独特之美的赞赏。

“水近洞门云气湿”一句,通过水流与洞门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云气的湿润,营造出一个幽深而富有神秘色彩的空间。这里的“湿”,不仅形容了云气,也烘托出了山谷间特有的清新和生机。

最后,“葛花开上石眠床”则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发现了一种静谧与安宁。葛花在古代常用来比喻隐逸生活,这里的“开上石眠床”,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也象征着一种超脱世俗纷扰、返璞归真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初夏景色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于山林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大自然中生命力和美好事物的深切感悟。

作者介绍

王镃
朝代:宋

王镃(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字介翁,号月洞,处州平昌县(今浙江省遂昌县湖山镇)人。宋末授金溪(今江西抚州市)县尉。宋亡,遁迹为道士,隐居湖山,与同时宋遗民尹绿坡等人结社唱酬,命其所居“日月洞”,人称“月洞先生”。遗著由其族孙养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刊为《月洞吟》一卷。万历二十一年(1593)汤显祖在赴任遂昌知县期间,为诗集作序称:“宋月洞先生诗殆宛然出晚人之手,宋之季犹唐之季也。”汤显祖敬佩月洞的为人及诗品,还为之题词“林下一人”。入清后其族孙宗虞又补刻后册。 
猜你喜欢

自广济至濲水舟中即事·其六

西安东去是龙游,春涨江平却肯流。

春月一船浑似昼,竹枝高唱橹声柔。

(0)

长寿庵写经示众十五举·其十二

开铺只图买卖,任你牙行利嘴。

交易不比寻常,死猫儿头最贵。

(0)

区季方司徒以咏梅八绝索和次来韵赋答·其五

暗香非鼻观,疏影岂近玩。

醉嗅立如痴,一词不能赞。

(0)

丙子元日

新年老态复何如,眸眊身闲不曳裾。

糊口幸饶数瓶粟,添丁喜获五明珠。

尊开有客问奇字,酒罢呼儿读古书。

环荐辛盘喧贺岁,孙曾绕膝老眉舒。

(0)

寿陈椊白七十一

回头转忆少年游,鼓箧珠冈有太丘。

甲子多君惟六岁,溪山留我共千秋。

投閒日蜡旗峰屐,难老频添海屋筹。

百尺楼头遥举酒,华封三祝思悠悠。

(0)

寿澹屋老人八十有一

清署秋中桂魄圆,罗浮仙乐奏华筵。

白头就禄方升日,紫诰承恩大耋年。

百丈峰前天锡老,灵源洞里地行仙。

十城共效冈陵祝,遐算绵绵满大千。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