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立春》
《立春》全文
唐 / 杜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0)
注释
春日:春天的日子。
春盘:春天的宴席。
细生菜:嫩生生的小菜。
两京:长安和洛阳。
梅发时:梅花盛开的时节。
盘出:端出。
高门:豪门。
白玉:比喻精致洁白的菜肴。
纤手:纤细的手。
青丝:绿色的蔬菜,这里指生菜。
巫峡:长江三峡之一,以巫山为名。
寒江:冰冷的江水。
那对眼:无法对视。
杜陵:古地名,位于长安附近,常用来代指远离故乡的人。
不胜悲:难以承受悲伤。
此身:我这个人。
未知:不知道。
归定处:固定的归宿。
呼儿:呼唤孩子。
觅纸一题诗:找纸笔写下诗篇。
翻译
春天的餐桌上细致地摆放着嫩生菜,忽然想起两京梅花盛开的时候。
精美的菜肴从豪门府邸中端出,如白玉般洁净,纤纤素手传递着翠绿的蔬菜。
巫峡的寒冷江水无法映照我的眼神,远在杜陵的游子心中充满悲伤。
我此刻不知归宿何处,唤来孩子找纸笔,我要写下一首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日的感受和心情。开篇“春盘细生菜”与“忽忆两京梅发时”两句,通过对鲜美蔬菜的描述和对远方两京梅花盛放时光的回忆,表现了诗人对于春天生机勃勃的喜悦以及对远离家乡的思念。

接着“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两句,则通过细腻的生活画面,如同品味美食,感受着春日里清新自然之物带来的愉悦,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在异乡享受简单乐趣时的心境。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两句,则是诗人的另一层情感表达。巫峡和杜陵都是古代著名的地点,诗人通过这些地名,表达了自己作为远方游子的孤独与哀愁。

最后,“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两句,则是诗人对于未来归宿无从得知的迷茫和不安,以及在这种情绪下,通过吟咏诗词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寻求心灵慰藉。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示了诗人在春天里既有欢愉之情,也有孤独悲凉之感。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诗歌充满了深厚的情感色彩。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朝代:唐   字:子美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生辰:712-770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猜你喜欢

游径山蕴常上人字无可以山中秋日十诗求和因次韵·其九

拥书斋馆水侵门,当日灵芝秀一村。

碧落二卿今不见,空馀乔木晓惊猿。

(0)

再赋十绝·其四

云峰遥看步慵移,层碧三参更两差。

天际馀霞似残锦,只堪收拾饷丘迟。

(0)

次韵维心二首·其二

侧席求贤岁又除,如君德盛孰仪图。

轶材共仰人之杰,谠议悬知帝曰都。

岂有箦中终去魏,未妨庑下略居吴。

蒲轮不日来徵聘,禅句休誇雪点炉。

(0)

依韵和工部兄雪五首·其五

偶兹穷腊憩乡关,无蒂花飞遍海寰。

粉饰门闱疑省户,云屯观阙想神山。

飘狂不绝三冬里,积厚遥追二纪间。

闻说旗亭增酒价,沈酣准拟典衣还。

(0)

依韵和工部兄寻由里山泉眼

葛帔练裙一散仙,亲携畚锸道蒙泉。

滥觞初见开微溜,中准终能作止渊。

栖亩稻秧滋菶菶,入池藕叶泛田田。

道人跬步不知处,未遇高贤名孰传。

(0)

幽居书怀六首·其一

材疏出仕久知难,境胜谋居自考槃。

反抱关为知道在,赖閒处著得身安。

离骚每向醉中读,周易仍于病里看。

万顷烟波时击汰,浟浟籊籊弄晴竿。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