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帽聊萧,尘襟冷落,恰喜骚人相见。
永夜衔杯,珍重红牙低按。
乍飘来、管脆丝恬,任听去、魂消肠断。
看灯前、年少吴趋,风流并极一时选。
谁怜吾辈倦客,潦倒长安市,岁华偷换。
邂逅欢场,莫道漏沉星转。
赋短句、宋玉增悲,纵高谈、方干忘倦。
问篱畔、菊有花不,还期花下宴。
席帽聊萧,尘襟冷落,恰喜骚人相见。
永夜衔杯,珍重红牙低按。
乍飘来、管脆丝恬,任听去、魂消肠断。
看灯前、年少吴趋,风流并极一时选。
谁怜吾辈倦客,潦倒长安市,岁华偷换。
邂逅欢场,莫道漏沉星转。
赋短句、宋玉增悲,纵高谈、方干忘倦。
问篱畔、菊有花不,还期花下宴。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夜聚会的场景,以清冷的席帽和寂寞的心境开篇,诗人与文人骚客在长夜中举杯畅饮,欣赏着吴儿演奏的音乐,那旋律如管弦轻脆,又如丝竹柔情,令人陶醉。聚会中的年轻人风流倜傥,才情出众,仿佛是当时最杰出的一群。然而,诗人自谦为倦客,感叹岁月匆匆,在繁华的长安城中困顿度日。
在这样的邂逅中,尽管身处欢场,诗人并未忘怀自身的落寞,借宋玉的悲歌抒发感慨,纵然高谈阔论,也无法掩盖内心的疲惫。他询问篱边的菊花是否已经开放,期待着能在花下再次宴饮,以此寄托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词情感丰富,既有对往昔繁华的追忆,又有对当下生活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的期盼,展现了词人的多愁善感和深沉的人生感慨。
我爱东阿王,翩翩贵公子。
虽读万卷书,日日弄文史。
已乖弟兄好,更遂君臣理。
盗汉者何人,胡不相谏止。
所以大道行,重义不重死。
凄凉豆箕咏,掩卷吾不齿。
当年开国地,寂寞小山趾。
谅哉朱昱心,千载有馀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