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八月十四夜社集闻警·其一》
《八月十四夜社集闻警·其一》全文
明 / 张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爽荐金飙暑已残,高云歛色露华漙。

一年此夕秋将半,万里中天客共看。

猎骑正嘶秦塞影,惊乌空绕汉宫寒。

风尘且自悲摇落,满地青山愧鹖冠。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八月十四夜晚的景象,诗人张萱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夜的宁静与辽阔,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沉感慨。

首联“爽荐金飙暑已残,高云敛色露华漙”以“金飙”点明秋风的清爽,暗示暑气渐消;“高云敛色”描绘云层低垂,预示着夜幕即将降临。“露华漙”则以露珠的聚集,象征着秋夜的湿润与凉意。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巧妙地勾勒出秋夜的氛围。

颔联“一年此夕秋将半,万里中天客共看”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在这一特定的夜晚,诗人与远方的客人共同见证了秋夜的美丽,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季节更替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颈联“猎骑正嘶秦塞影,惊乌空绕汉宫寒”转而描绘边塞与宫廷的景象。猎骑的嘶鸣与惊飞的乌鸦,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暗含了边关的紧张与动荡。同时,“汉宫寒”三字,既是对宫廷环境的描述,也隐喻了历史的沧桑与王朝的兴衰。

尾联“风尘且自悲摇落,满地青山愧鶡冠”则是诗人情感的直接流露。面对自然界的凋零与世事的变迁,诗人不禁生发出悲凉之感。然而,“满地青山愧鶡冠”一句,却在悲凉之中透露出一种超脱与豁达,似乎在说,即便面对人生的无常,也要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坚韧,不为外界所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和人生的独特感悟,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张萱

张萱
朝代:明

(1459—1527)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猜你喜欢

谷芳上人创二石桥谢以画并题

村径两徒杠,津岐赖相接。

岁久木尽摧,来往多病涉。

吾师好施予,毅然探囊箧。

伐石来西山,架梁通便捷。

摅心不知劳,旬日足功业。

行人履坦途,无复待舟楫。

平生好修葺,于此意自惬。

福报固不图,一念历千劫。

愿焉寿无疆,期颐稳登蹑。

(0)

僧有号可山者

平壤无真山,见画尚云可。

况兹水木间,积累群玉垛。

初疑片云孤,忽若落星堕。

蜿蜒蛟龙形,割裂芙蓉朵。

泉声滴幽隙,月影穿细琐。

吟馀可高眠,禅定可跌坐。

可山殊可人,山亦能可我。

何当僦岩穴,焚香听因果。

(0)

巫阳台

湿翠浮岚埽不开,乱峰深处是阳台。

无情最是巫山女,不待襄王觉后来。

(0)

雪窗画兰四绝·其三

一从尼父罢弦琴,寂寞哀音直至今。

留得杏花坛上谱,后人传指不传心。

(0)

午梦

竹阁凉风午梦迟,起来扶杖欲寻诗。

梧桐叶落芙蓉老,閒写秋山寄所思。

(0)

杨铁崖顾仲瑛葛元哲约祭张贞居或者以它事所牵弗果元哲有诗谨次韵以速成之·其二

香满芸窗昼未开,白鹅湖上卧苍苔。

山风宿草吹新雨,尚有高人载酒来。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