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家法不较谁能,老笔天然格韵胜。
便合人间称画伯,只疑林下有归僧。
构亭纳得烟霞气,扫径延来松竹朋。
可识此中通学理,诸凡要欲共年增。
四家法不较谁能,老笔天然格韵胜。
便合人间称画伯,只疑林下有归僧。
构亭纳得烟霞气,扫径延来松竹朋。
可识此中通学理,诸凡要欲共年增。
这首诗是对一幅张宗苍所绘之画的高度赞赏。诗人以“四家法不较谁能”开篇,表明对画作风格的欣赏超越了对画家所属流派的计较,直接赞美其作品的自然天成与独特韵味。接着,“老笔天然格韵胜”进一步强调画作的成熟与高雅,暗示其艺术造诣深厚。
“便合人间称画伯”表达了对画作的极高评价,认为其堪比画界的领袖。而“只疑林下有归僧”则通过想象画中隐含的禅意,增添了作品的意境深度和精神内涵。
“构亭纳得烟霞气,扫径延来松竹朋”描绘了画面中的景致,亭台楼阁与自然元素和谐共生,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氛围。这不仅展现了画家的技艺,也体现了其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表达。
最后,“可识此中通学理,诸凡要欲共年增”点明了画作蕴含的哲理意味,以及它对观者心灵的启迪作用,强调了艺术与知识、时间的相互促进关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幅画作的细腻描绘和高度赞扬,展现了清末文人对艺术的独特见解和审美情趣,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背景下对艺术价值的重视。
婺星呈瑞,对春馀几许,日临三九。
正属我姑初度旦,帨设当年门右。
绿鬓犹新,红颜未改,真月宫仙友。
柏舟节义,富而荣贵长守。
况有诜桂青春,潜心黄卷,指日功名就。
女郎乘龙全四德,未老得闲仁寿。
天命方知,岁饥常赈,阴德还多有。
麻姑王母,年年同宴春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