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随流水去悠悠,几日伤春欲白头。
絮系游丝肠百结,瓣浮细雨泪双流。
秋千院落人孤立,杜宇枝头月一钩。
过眼韶光无计挽,年年空抱别离愁。
花随流水去悠悠,几日伤春欲白头。
絮系游丝肠百结,瓣浮细雨泪双流。
秋千院落人孤立,杜宇枝头月一钩。
过眼韶光无计挽,年年空抱别离愁。
这首明代诗人罗焘的《追和石田翁落花诗二首(其一)》描绘了春天凋零花朵的凄美景象,以及诗人由此引发的深深哀愁。首句“花随流水去悠悠”,以流水喻逝去的春光,形象地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几日伤春欲白头",诗人因伤春过度而感到岁月催人老,流露出对青春不再的感慨。
接下来,“絮系游丝肠百结,瓣浮细雨泪双流”运用比喻,将花瓣比作愁绪,随雨飘散,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纷乱与哀伤。"秋千院落人孤立",画面孤独,诗人独自在空荡荡的院落中,更显寂寞。"杜宇枝头月一钩",借杜鹃鸟和弯月营造出凄凉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愁绪。
最后两句“过眼韶光无计挽,年年空抱别离愁”,直抒胸臆,诗人感叹美好的时光无法挽留,只能每年独自承受别离之苦。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春去花落的敏感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宵分天漠漠。又雨雨风风,客程偏恶。故山杜若。
添新涨、定有寻芳佳约。
琴心瘦却,奈燕羽、音书难托。
料此际、无数飞红,春人正愁帘箔。
匆匆一夜萍踪,便酒冷关亭,响流林壑。
戍楼画角,还添起、五点四更残柝。
灯花未落,怎恁地、声声萧索。
无奈是、归梦安排,休思睡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