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不复见,荒台煨烬馀。
昔时三茅君,鹤驾常相于。
一岁许一会,此地几其庐。
倏然自一境,历揽莫与俱。
兄弟两羽人,玉骨太古须。
烧丹云未暇,弹琴聊自娱。
日伫驾鹤来,夤缘参玉虚。
身世久已忘,况复话里闾。
白鹤不复见,荒台煨烬馀。
昔时三茅君,鹤驾常相于。
一岁许一会,此地几其庐。
倏然自一境,历揽莫与俱。
兄弟两羽人,玉骨太古须。
烧丹云未暇,弹琴聊自娱。
日伫驾鹤来,夤缘参玉虚。
身世久已忘,况复话里闾。
这首诗描绘了白鹤观的荒凉景象以及对昔日仙人生活的追忆。首句“白鹤不复见,荒台煨烬馀”点明了白鹤观如今的荒废状态,白鹤已不见踪影,只剩下荒废的台基和残留的灰烬。接着,“昔时三茅君,鹤驾常相于”回忆起过去,三茅君常驾鹤来访,充满了仙气与神秘感。
“一岁许一会,此地几其庐”描述了三茅君一年中仅有一会的机会,而每次相聚都在这观中,可见此处对他们来说意义非凡。然而,“倏然自一境,历揽莫与俱”却揭示了时光的流逝与物是人非,三茅君已不在,观中的一切都显得空寂与荒凉。
“兄弟两羽人,玉骨太古须”转而描写两位羽人,他们拥有如玉石般洁白的骨骼,须发如同远古时期一般,体现了他们的超凡脱俗。他们虽忙于炼丹,但偶尔也会弹琴自娱,享受着属于仙人的悠闲生活。
最后,“日伫驾鹤来,夤缘参玉虚。身世久已忘,况复话里闾”表达了诗人对仙人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他想象着每日等待着驾鹤而来的仙人,攀援至玉虚宫,早已忘却尘世的烦恼,更不用说谈论人间的琐事了。整首诗通过对比今昔,展现了对仙人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与超自然之间关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