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应阴符尽索看,封题欲寄意盘桓。
自惭才识非通敏,不得同归得异端。
瑞应阴符尽索看,封题欲寄意盘桓。
自惭才识非通敏,不得同归得异端。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圆所作,名为《寄瑞应经疏及注阴符经与体元上人》。诗人表达的是对瑞应经疏和阴符经注解的珍视,想要寄送给体元上人,但自谦自己的才识不够通达敏捷,不能与对方在学术上达到相同的高度,只能通过这种方式分享不同的见解。诗中流露出一种敬仰与自我反思的情感,体现了禅宗学者的谦逊与求知精神。
西风卷痴云,欲压不堕地。
化作碧孱颜,融结在空际。
是名阳华岩,造物一何异。
东山雨脚断,明月招我至。
傍窥嵌窦深,密恐鬼神閟。
细度穴寥风,旧无卑湿气。
虚阁架其中,榜以浮岚美。
下有潺湲溪,翻雪轰雷比。
阁背两桥分,岩胁双龙起。
石如缨络垂,整整翠緌委。
又如鼙鼓形,挝击声颇厉。
溪水相与喧,镗鞈乱宫徵。
岩穷天忽开,木杪风自靡。
坐久发毛寒,兴逸诗语绮。
无人共一尊,有客自千里。
山僧颇殷勤,相伴亦忘寐。
拂石要题诗,挥毫留汉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