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霜蟹肥何崛强,江沙黄甲深遁藏。
秋高郭索输稻芒,海客徒誇海味长。
邬家厨头生异香,纤手出自闺中良。
想当临鼎炊桂浆,细剁青葱杂椒姜。
玉盘高叠黄甲张,触鼻垂涎不待尝。
攘臂帣鞲恣大嚼,擘开红玉凝膏肠。
须臾盘空恨指众,浇以黄流三百觥。
世间快事那如此,何不封我淮南王。
淮霜蟹肥何崛强,江沙黄甲深遁藏。
秋高郭索输稻芒,海客徒誇海味长。
邬家厨头生异香,纤手出自闺中良。
想当临鼎炊桂浆,细剁青葱杂椒姜。
玉盘高叠黄甲张,触鼻垂涎不待尝。
攘臂帣鞲恣大嚼,擘开红玉凝膏肠。
须臾盘空恨指众,浇以黄流三百觥。
世间快事那如此,何不封我淮南王。
这首《邬氏山斋食烧蟹歌》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美食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季在邬氏山斋品尝烧蟹的奢华与乐趣。
首先,诗人以“淮霜蟹肥何崛强,江沙黄甲深遁藏”开篇,巧妙地运用了“崛强”和“遁藏”这两个词,形象地描绘了螃蟹在秋季时节的肥美与隐匿状态,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诱人的氛围。接着,“秋高郭索输稻芒,海客徒誇海味长”两句,通过对比秋高气爽的田野与海客对海鲜的夸赞,进一步强调了此时此地的烧蟹之美味。
随后,“邬家厨头生异香,纤手出自闺中良”点出了邬氏山斋的独特之处——不仅有高超的烹饪技艺,还有女性厨师的巧手,增添了生活气息与温馨感。接下来的“想当临鼎炊桂浆,细剁青葱杂椒姜”描绘了烹饪过程的精细与讲究,从选料到调味都充满了匠心独运。
“玉盘高叠黄甲张,触鼻垂涎不待尝”一句,通过视觉与嗅觉的双重描写,将烧蟹的诱人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仿佛读者也能感受到那扑鼻而来的香气。最后,“攘臂帣鞲恣大嚼,擘开红玉凝膏肠”生动地展现了食客们尽情享受美食的畅快情景,从“攘臂帣鞲”到“大嚼”,再到“擘开红玉凝膏肠”,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豪放与满足。
整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流畅的语言,将烧蟹这一美食体验描绘得栩栩如生,不仅展现了食物的美味,更体现了人与美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生活情趣。结尾处“世间快事那如此,何不封我淮南王”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极致美食体验的向往与赞叹,同时也暗含了对邬氏山斋主人的敬佩之情。
天新雨,道少人,长安市上不动尘。
博士大夫洗沐出,往往医卜求隐沦。
吴门姚君一棐几,药囊亦傍长安市。
孝廉素如是名父,我交二世及其子。
衣冠俨雅儒起家,梦持禾穗徵于此。
姚君昔遇长桑君,倏忽不见非世群。
饮以上池日视疾,齐赵周雒名蚤闻。
禁方至今尚自秘,借交持论徒缤纷。
君不见青牛先生察鸟情,上洛居士善风角。
姚君藏真异二子,我识越人为扁鹊。
闰月值暑霄,掖垣隔斋室。
文箪倦忽展,道书閒自帙。
客从何来亦遽集,经旬渴似文园日。
羁宦宁殊内史留,端居颇养徵君疾。
久淹康乐临海峤,谁为弘明供芝术。
惭谢西曹小吏才,学持东省郎官笔。
郎有平陵朱阿游,吴中诸沈得隐侯。
以吾一日虽差长,称诗二子皆名流。
此处凤城接银汉,此时虬水下铜沟。
岂及潘郎吟骑省,但随许掾坐斋头。
歌拍拍,情脉脉。芙蕖白,琅玕碧。
何许能持慰今夕,可怜江汉思归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