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韦编起欲从,门前流水落花空。
春同心事应长在,月当灯光不用笼。
吊古谁能嗟泽畔,高吟且欲效隆中。
君诗似玉无瑕玷,岂有他山石可攻。
夜读韦编起欲从,门前流水落花空。
春同心事应长在,月当灯光不用笼。
吊古谁能嗟泽畔,高吟且欲效隆中。
君诗似玉无瑕玷,岂有他山石可攻。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栻的作品,名为《再和(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夜晚读书时的宁静与深邃的情怀。
"夜读韦编起欲从"一句表明了作者在夜深人静之际阅读古籍,心中萌生出远行的愿望。"门前流水落花空"则描绘了一幅清幽的画面,溪水潺潺,花瓣随流水飘零,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接下来的"春同心事应长在,月当灯光不用笼"表达了作者对于美好时光和情感的珍惜。这里的“春”代表着生命力与希望,而“心事”则是指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愿望。这两句强调了这些宝贵的情感应当长存,月光如同灯光一般照亮夜晚,不需要任何遮挡。
"吊古谁能嗟泽畔,高吟且欲效隆中"则是作者在叹息古人之美德,同时表达了自己想要效仿古代诗人的高尚情操和艺术成就。这里的“吊古”指的是怀念过去,“嗟泽畔”则是在赞叹那些能留下美好功绩的人,而“高吟且欲效隆中”展示了作者对古人诗艺的仰望与追求。
最后,"君诗似玉无瑕玷,岂有他山石可攻"这两句则是对友人的赞誉。将对方的诗作比喻为无瑕的美玉,表明其完美无缺。而“岂有他山石可攻”则是在强调除了这份完美之外,再没有其他可以与之相提并论的作品,暗示着对友人文学才华的极高评价。
整首诗通过夜读、自然景物、怀古和赞誉友人的情感线索,将作者深邃的情感和高远的艺术追求展现得淋漓尽致。
当展经纶志,初为抚字官。
五弦能自爱,百里几民安。
此去还家便,知非行路难。
蒍于歌一曲,先合尽亲欢。
另我重云里,扬舲积雨余。
预愁千里道,难寄一缄书。
暂尔还豀馆,重来任石渠。
明朝谩凝睇,舟已过桐庐。
小人必树党,势利相因依。
势成乃翕合,势去还暌离。
君子贵独立,中心存不欺。
荣华羞附丽,衰谢罔弃遗。
君子与小人,於此常见之。
君子诚可守,小人足堪嗤。
君不见媚春野卉亿万数,花栏映发如有期。
一朝霜风肆凌厉,傍睨不复相扶持。
涧底乔松过百尺,干宵直上无附枝。
黛色不为时所变,澹然自有岁寒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