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和·其二》
《再和·其二》全文
宋 / 张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夜读韦编起欲从,门前流水落花空。

春同心事应长在,月当灯光不用笼。

吊古谁能嗟泽畔,高吟且欲效隆中。

君诗似玉无瑕玷,岂有他山石可攻。

(0)
注释
韦编:指《论语》的竹简,代指古代典籍。
流水落花:象征时光流逝和变迁。
春同心事:春天的情感或志向。
月当灯光:形容月光皎洁明亮。
泽畔:指楚国诗人屈原被流放的地方。
隆中:诸葛亮隐居的隆中之地,此处借指有才华的隐居者。
瑕玷:瑕疵、污点。
他山石:比喻他人或别的观点。
翻译
夜晚翻阅韦编书卷心生向往,门前流水凋零落花空自飘零。
春天的情怀应该永远不变,明亮的月光映照无需笼盖以灯。
凭吊古人谁能不感叹屈原身处泽畔,我只想效仿诸葛亮在月下高声吟诵。
你的诗如美玉般完美无瑕,哪里会有其他山石能挑剔攻击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栻的作品,名为《再和(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夜晚读书时的宁静与深邃的情怀。

"夜读韦编起欲从"一句表明了作者在夜深人静之际阅读古籍,心中萌生出远行的愿望。"门前流水落花空"则描绘了一幅清幽的画面,溪水潺潺,花瓣随流水飘零,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接下来的"春同心事应长在,月当灯光不用笼"表达了作者对于美好时光和情感的珍惜。这里的“春”代表着生命力与希望,而“心事”则是指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愿望。这两句强调了这些宝贵的情感应当长存,月光如同灯光一般照亮夜晚,不需要任何遮挡。

"吊古谁能嗟泽畔,高吟且欲效隆中"则是作者在叹息古人之美德,同时表达了自己想要效仿古代诗人的高尚情操和艺术成就。这里的“吊古”指的是怀念过去,“嗟泽畔”则是在赞叹那些能留下美好功绩的人,而“高吟且欲效隆中”展示了作者对古人诗艺的仰望与追求。

最后,"君诗似玉无瑕玷,岂有他山石可攻"这两句则是对友人的赞誉。将对方的诗作比喻为无瑕的美玉,表明其完美无缺。而“岂有他山石可攻”则是在强调除了这份完美之外,再没有其他可以与之相提并论的作品,暗示着对友人文学才华的极高评价。

整首诗通过夜读、自然景物、怀古和赞誉友人的情感线索,将作者深邃的情感和高远的艺术追求展现得淋漓尽致。

作者介绍
张栻

张栻
朝代:宋   号:南轩   籍贯: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   生辰: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

张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人,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猜你喜欢

地远

地远隔凡尘,因而此隐沦。
閒知云意度,清爱水精神。
蔬食聊充腹,麻衣足蔽身。
休嫌吾懒拙,懒拙廻吾真。

(0)

送林弓寮归闽省觐竹豀中书往赴安豀县新任

当展经纶志,初为抚字官。
五弦能自爱,百里几民安。
此去还家便,知非行路难。
蒍于歌一曲,先合尽亲欢。
另我重云里,扬舲积雨余。
预愁千里道,难寄一缄书。
暂尔还豀馆,重来任石渠。
明朝谩凝睇,舟已过桐庐。

(0)

余行江湖余五十载备知交态唯心史观熏自闻始

小人必树党,势利相因依。
势成乃翕合,势去还暌离。
君子贵独立,中心存不欺。
荣华羞附丽,衰谢罔弃遗。
君子与小人,於此常见之。
君子诚可守,小人足堪嗤。
君不见媚春野卉亿万数,花栏映发如有期。
一朝霜风肆凌厉,傍睨不复相扶持。
涧底乔松过百尺,干宵直上无附枝。
黛色不为时所变,澹然自有岁寒姿。

(0)

偈十二首

祖师阙棙子,幽隐罕人知。
不是悟心者,如何举向伊。

(0)

颂古五首·提婆达多受罪

好笑提婆达多,入捺落十小劫波。
然得三禅妙乐,吹布毛须还鸟窠。

(0)

颂古五首·勘婆

行路难,行路难,最难难是过台山。
唯有赵州公验正,昂头掉臂总闲闲。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