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镜如明月,恒常置匣中。
何须照两鬓,终是一秋蓬。
明镜如明月,恒常置匣中。
何须照两鬓,终是一秋蓬。
这首诗是由唐代文学家庾信所作的,名为《尘镜》。从诗中可以看出,庾信通过对比明亮如同明月的镜子与其保存在匣中的状态来表达了对于人生及世事的一种深刻感慨。
“明镜如明月”一句直接描绘出了镜子的清晰与光洁,它如同夜空中那轮明亮的月亮,映照着周遭的一切。接下来的“恒常置匣中”,则透露了诗人对镜子不被使用、长期搁置在匣中的感慨。
而最后两句“何须照两鬓,终是一秋蓬”表达的是诗人对于年华老去的无奈。两鬓(即头发)原本可以通过这面明镜来整理和装饰,但现在却不再需要,因为时光匆匆,头发已然斑白,就像秋天里的蓬草一样,无需修饰,它们已经成为了时间流逝的见证。
总体来说,这首诗反映了古人对于生命易逝、美好事物难以长存的感慨,同时也表现了对个人青春不再、时光无情的一种悲哀情怀。
少无簪组念,雅志在丘岑。
结庐古涧阿,栖迹嘉树林。
南轩纳朝阳,北牖延夕阴。
踵门无深辙,入室有鸣琴。
良朋以时至,清坐谈古今。
秫田秋向熟,浊醪行可斟。
倾筐撷园蔬,持竿钓清浔。
欢饮聊共适,过满非所钦。
青州高城雄九州,城门天上飞琼楼。
羽林兵卫若熊虎,剑戟耀日寒光浮。
迢迢紫陌香尘起,车马争驰迅流水。
飞甍万井碧鳞鳞,绿树连阴柳营里。
嵯峨城阙帝子宫,天人遥镇沧海东。
海波镜净寂不动,鲸鲵不敢扬天风。
楼上银壶漏初歇,画角龙吟泣霜月。
寒声萧飒落梅花,吹作征人鬓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