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和幽居四咏·其二》
《自和幽居四咏·其二》全文
明 / 邵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忽有幽香共午风,小春庭院菊篱东。

一丝何处来应远,百和无端界本空。

漫道芝兰随物化,真闻黍稷与神通。

麓堂地隔四千里,三叹馀情数纸中。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幽居之中的静谧与深邃,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首句“忽有幽香共午风”以“幽香”与“午风”的相遇,营造出一种不经意间发现美好、内心宁静的氛围。接着,“小春庭院菊篱东”进一步点明了地点,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机与色彩的小春季节庭院之中,菊花在篱笆旁绽放,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

“一丝何处来应远,百和无端界本空”两句则运用了象征手法,以“一丝”和“百和”分别代表细微与丰富,暗示了自然界中微小事物与宏大世界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所蕴含的深远意义。这里的“丝”可能指的是某种细微的线索或情感,而“百和”则可能象征着各种复杂的情感、思想或自然界的多样元素,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看似空灵却充满内在联系的世界。

“漫道芝兰随物化,真闻黍稷与神通”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与人类生活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芝兰与黍稷在这里不仅代表了自然界的植物,也隐喻了生命的不同形态与价值。诗人似乎在说,即使是最平凡的事物,如黍稷,也能与宇宙间的神秘力量相连接,展现出生命的伟大与不凡。

最后,“麓堂地隔四千里,三叹馀情数纸中”表达了诗人身处远离家乡之地,内心却能感受到远方的触动与共鸣。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心灵深处情感的抒发,以及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与情感的独特洞察与感悟。

作者介绍

邵宝
朝代:明

邵宝(1460-1527)字国宝,号二泉,江苏无锡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为江西提学副使,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庄。文典重和雅,诗清和淡薄。著有《简端二馀》《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猜你喜欢

台湾纪巡诗·其四十二

吊古攀今孰请缨,功成襄壮令严明。

笑他伪镇称神武,窃向潢池学弄兵。

(0)

题黄玉圃巡使台阳花果图绝句·其一

少许猊床侍释迦,一家眷属见昙花。

遥知使节风清候,携得金茎洒异葩。

(0)

兰亭怀古

三月寻芳禊事脩,兰亭胜会几时休。

春风流水多情者,犹向山阴忆旧游。

(0)

乙丑洋匪勾引山贼围台城平后志庆

妖氛突起海城边,海上氛迷山上连。

枭鸟痴思巢据地,鲸鱼妄想网疏天。

七旬锁住三军堞,百战焚烧八面烟。

义愤同仇民力并,云梯摇撼任狂颠。

(0)

柬游峰山

霞北浮查到海东,才名早已树黉宫。

诗吟初盛三唐上,文在东西两汉中。

学可大成嗤画虎,技非小就陋雕虫。

白头莫坠青云志,焦尾终知爨后桐。

(0)

感事

花花世事变于棋,局外休将局内嗤。

秋雁凭空还篆字,春蚕未死尚缠丝。

美人歌泣千金值,壮士恩雠一剑知。

风雨际天应悔错,留根芳草可全欺。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