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外孙张穆叔从父命远行至今半载杳无消息怅然感怀二首·其一》
《外孙张穆叔从父命远行至今半载杳无消息怅然感怀二首·其一》全文
明 / 王弘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远别仓皇归路长,王孙芳草怨斜阳。

祇知世子能共命,未念辞亲亦有方。

针虎百身宁可赎,子胥一剑为谁亡。

悠悠思子宫前水,欲赋招魂恐断肠。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弘诲所作,名为《外孙张穆叔从父命远行至今半载杳无消息怅然感怀二首(其一)》。诗中表达了对远方外孙张穆叔的深切思念与担忧之情。

首句“远别仓皇归路长”,描绘了外孙张穆叔离家远行时仓促匆忙的情景,归途漫长,暗示了离别之苦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接着,“王孙芳草怨斜阳”一句,运用了典故和象征手法,将外孙比作尊贵的王孙,芳草则代表了生机与希望,而斜阳则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对未来的忧虑。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外孙在外漂泊、前途未卜的深深关切。

“祇知世子能共命,未念辞亲亦有方。”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亲情的理解与思考。诗人意识到,虽然外孙远行是为了共同的命运,但同时也提醒自己要考虑到辞别亲人时的恰当方式,体现了对亲情的珍视和对离别情境的深刻体悟。

“针虎百身宁可赎,子胥一剑为谁亡。”这两句引用了历史典故,通过对比针虎赎身和伍子胥自刎的故事,表达了对外孙安全的强烈渴望以及对可能遭遇的危险的担忧。针虎赎身象征着不惜一切代价保护亲人,而伍子胥自刎则暗示了对家族荣誉的坚守,这里诗人借以表达对外孙安全的重视和对未知风险的警惕。

最后,“悠悠思子宫前水,欲赋招魂恐断肠。”诗人想象着在思子宫前的流水旁,思绪万千,想要写一首招魂之歌来呼唤外孙归来,却担心这会更加触动内心的伤痛。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外孙的深切思念,也流露出诗人面对离别与未知时的无奈与痛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外孙张穆叔的深情关怀与忧虑,以及对亲情、离别、命运等主题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王弘诲
朝代:明

(1542—?)明广东琼州定安人,字少传,号忠铭。嘉靖四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初释褐,值海瑞廷杖下诏狱,力调护之。张居正当国,作《火树篇》、《春雪歌》以讽。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猜你喜欢

读书楼为天台张隐士赋

仙山积层翠,瑶台薄青冥。

云梯白麟下,天柱青鸾鸣。

中有泊然者,栖居读遗经。

仙人好楼居,无乃餐玉英。

交疏纳朝采,阴风肃泠泠。

托此游圣涯,谅以终馀生。

天子五云内,群髦粲盈庭。

仙姿重圭璧,束帛当见徵。

霞居越霄汉,先后森百灵。

辞抽夙所秘,赓歌答休明。

遐思古仙山,何哉为重轻。

(0)

自然斋诗为周原夫作·其三

司晨促天曙,揽衣步前庭。

粲粲幽花发,靡靡春草青。

钩帘近清旭,焚香读羲经。

门外有宾客,欣然出相迎。

(0)

上京行幸词·其六

近西穹帐是青宫,瑞霭祥云晓日红。

宝扇初开颜似玉,金舆方驾气如龙。

(0)

建南九曲棹歌·其六

六曲中流注碧潭,集贤斜对宝华岩。

秋风诗客歌芝陇,落日归僧入翠岚。

(0)

自高唐州至齐河夜题纪怀·其一

东行初喜见青山,山色偏宜马上看。

明日济南公事简,玉泉飞雪漱清寒。

(0)

题孙子起规川八景·其一

西岩暝雨晓峰云,野渡中流漾夕曛。

潭水镜寒涵夜月,屏山锦暖缬春芬。

绕林鹤唳松间听,夹岸莺声柳外闻。

待得双桥雪晴日,规川移棹访孙君。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