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其二十三》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其二十三》全文
宋 / 释宗杲   形式: 偈颂  押[寒]韵

深浅聊将拄杖探,忽然平地起波澜。

倾湫倒岳惊天地,到海方知彻底乾。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宗杲所作的《颂古一百二十一首》中的第二十三首。诗中以拄杖探路的比喻,描绘了探索未知时的微妙情境。"深浅聊将拄杖探",形象地表达了在探索过程中,即使是简单的工具(如杖)也用于探查前方的深浅,暗示了人生旅途中的谨慎与探索精神。

"忽然平地起波澜",则出人意料地揭示了变化无常,原本看似平静的地方突然出现了困难或转折,寓意世事难料,生活中的变故往往在不经意间发生。

"倾湫倒岳惊天地",进一步描绘了这种突如其来的巨变,如同深渊倒覆山岳般震撼人心,展现了强烈的情感冲击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最后两句"到海方知彻底乾",以大海之深来象征人生的深度和广度,意味着只有经历了生活的种种波折,才能真正理解其深邃与复杂,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可能并非表面所见,而是需要深入探究。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富有哲理,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人生的起伏不定和探索真理的不易,体现了禅宗对生活体验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释宗杲
朝代:宋   字:昙晦   籍贯: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   生辰:1089~1163

释宗杲(1089~1163),字昙晦,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人,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猜你喜欢

真州送林明府携家还乡·其一

故园何处是,闽海路漫漫。

儿女天涯泪,穷愁世路难。

新诗工谢朓,往事拙潘安。

一卧秋江上,鲈鱼满钓竿。

(0)

送陈尧勋之浙为其先宪副公乞铭姚太史

瑟瑟秋风候,问君何所之。

君行双泪下,生别非所悲。

忆昔趋庭训,谆谆礼与诗。

定省朝还夕,为乐长在兹。

一旦风木摧,哀哀见无期。

泪尽继以血,殷忧当告谁。

独有太史铭,可以不朽为。

怀刺走千里,间关岂所知。

鸿雁声嗷嗷,浮云东南驰。

白马萧萧鸣,且当从此辞。

我闻重恻恻,掩泣一相持。

槜李在何方,山川路逶迤。

明发担簦去,严霜途中逵。

伤哉孝子心,金石坚不移。

太史秉直笔,文章光陆离。

千载一知己,临风涕涟洏。

君负青云姿,显扬会有时。

行矣重自爱,莫忘倚门思。

(0)

夏日集东山同方员外黄山人黄给谏郑观察作

火云蒸四野,局促将焉如。

折简劳相命,高会城东隅。

磊磊山中石,郁郁路傍榆。

悬崖暑气薄,况与同心俱。

竹下罗丰膳,万籁间吹竽。

长啸若凤鸾,馀音彻九衢。

翩翩二三子,旨酒足欢娱。

凉风吹我发,烦襟藉以舒。

鸣蝉集深林,倦鸟下前除。

今日不乐饮,含情欲谁须。

人生天地间,贤愚同一区。

笑彼车马客,磬折竟焉趋。

登高能赋者,临眺且踌躇。

(0)

挽徐子瞻明府·其四

修文归地下,三径长蓬蒿。

剩有河东凤,钟山日夜号。

(0)

浣溪沙.和君晦

抛掷琼箫懒弈棋。粉香融汗润酥肌。

花时常自怨春迟。

上苑宫鸦啼落日,画屏香鸭锁离思。

淡匀酒色晕红腮。

(0)

金缕曲.用两当轩韵咏落花,乃祖父命书院课题,戏效之

慢把鸭锄放。小楼头、绿阴浓遍,倚栏怅望。

一缕情丝烟共化,春水此情难量。

都付与、啼鹃怊怅。

不信东皇情最重,五更风、竟把花魂葬。

空剩得,彩幡荡。前生本在蓬莱上。

返瑶池、回头俯视,人间景况。

雨妒风欺归亦好,尘世本来多恙。

休苦恋、朱门蓬巷。

后果前因难细问,意迷离、且醉青纱帐。

任花底,金铃响。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