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乏君家玉印材,强寻厄木倩君开。
无盐恐有遭逢处,也道曾将刻画来。
我乏君家玉印材,强寻厄木倩君开。
无盐恐有遭逢处,也道曾将刻画来。
这是一首宋代诗人李刘的作品,名为《赠刻图书处士二首(其二)》。从这短小的四句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情深厚的赞美之情,以及他对于艺术创作的尊重。
“我乏君家玉印材”,这里的“玉印材”指的是高质量的刻板材料,表明诗人赠送给朋友的是一块上等的玉石雕刻。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反映出当时社会中文化艺术品的价值。
“强寻厄木倩君开”,“厄木”在古代指的是一种用来制作印章的优质木材,"倩君开"则是说朋友开凿这块材料。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表达了对朋友艺术才华的认可和期待。
“无盐恐有遭逢处”,这里的“无盐”意指没有缺陷或不足之处,“遭逢”则意味着偶然相遇。这句话表明诗人对于这次赠送行为的谨慎态度,希望它能在适当的时候被发现和欣赏。
“也道曾将刻画来”,这句表达了诗人的期望,即朋友能够将这块玉石雕刻成美丽的图案,并且带有历史的痕迹。这里的“刻画”不仅是对物质艺术的创作,更隐含着时间与记忆的沉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致的语言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于友谊的珍视,以及他对艺术作品传承与欣赏的重视。这不仅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流露,也反映出宋代文化中重视艺术品质和传统技艺的风气。
孰肯黄金市。叹荒邱、尘封峻骨,一棺犹寄。
知否恩如花梢露,花谢露痕晞矣。
况幻影、游龙清戏。
人海茫茫银波外,问欢场、若个矜风义。
原惯态,是非异。
征轺曾访鸣珂里,黯馀春、小桃零落,绮窗深闭。
旧梦凄迷无寻处,消息翠禽重递。
算吟债、今番堪抵。
记取仙槎西来夜,荐灵风、倦枕惊涛里。
残酒醒,绛灯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