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持黄菊蕊,时望白衣人。
苜蓿从来厌,茱萸却乍亲。
护霜云不散,吹帽客何贫。
莫要悲摇落,秋花更胜春。
也持黄菊蕊,时望白衣人。
苜蓿从来厌,茱萸却乍亲。
护霜云不散,吹帽客何贫。
莫要悲摇落,秋花更胜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依韵和杨直讲九日有感》,表达了诗人对秋天菊花的喜爱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感慨。首句“也持黄菊蕊”描绘了诗人手执菊花的情景,展现出对秋季的热爱和对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庆祝。次句“时望白衣人”暗指友人,白衣可能是古代文士的服饰,表达对朋友的思念。
“苜蓿从来厌,茱萸却乍亲”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苜蓿这种普通食物的厌倦,转而对茱萸这种象征吉祥的植物产生了亲近感,暗示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转变,可能是在寻求心灵的慰藉。
“护霜云不散,吹帽客何贫”一句,借古人重阳登高习俗中的“吹帽”典故,表达诗人对岁月易逝、人生短暂的感叹,同时也流露出对贫困生活的淡然态度。
最后,“莫要悲摇落,秋花更胜春”是对前文的升华,诗人劝慰自己不必为秋天的凋零而悲伤,因为秋天的菊花之美并不逊色于春天的花朵,寓意着即使面临困境,也要保持乐观,欣赏生活中的美好。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菊花为线索,寓言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人生感慨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秋日一缭拖雨痕,与客携手俱入门。
客子据床岸帻啸,索酒为余开巨樽。
小山嵯峨高刺天,名山名以黄门传。
穿林据石坐危磴,慷慨临风怀昔贤。
丈夫堕地须不朽,荣枯不与天公权。
一心异姓而兄弟,良友娱人同筦弦。
敝衣芒履岂贫贱,今之从政吾何羡。
觞前自负非狂言,青天高眺眼为电。
陈子年少书满床,键户著书人莫当。
门前倒屣尽豪俊,中怀凛烈天雨霜。
晶晶北斗下垂地,明河澹芒欲摇彗。
风烟满天卧一龙,矫首长安雨清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