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依韵和杨直讲九日有感》
《依韵和杨直讲九日有感》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也持黄菊蕊,时望白衣人。

苜蓿从来厌,茱萸却乍亲。

护霜云不散,吹帽客何贫。

莫要悲摇落,秋花更胜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ùnyángzhíjiǎngjiǔyǒugǎn
sòng / méiyáochén

chíhuángruǐshíwàngbáirén

xucóngláiyànzhūquèzhàqīn

shuāngyúnsànchuīmàopín

yàobēiyáoluòqiūhuāgèngshèngchūn

翻译
他也拿着黄色菊花的蕊,时常期待着白衣人的出现。
对苜蓿草他早已厌倦,如今茱萸却让他感到亲近。
他守护着霜云不散去,让那戴帽子的客人不再显得贫穷。
不要因为凋零而悲伤,秋天的花朵比春天更加美丽。
注释
也:同样。
持:拿着。
黄菊蕊:黄色菊花的花蕊。
白衣人:可能指代某位纯洁或尊贵的人。
苜蓿: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
从来:一直。
厌:厌倦。
茱萸:一种有香味的植物,常用于庆祝。
护霜云:保护霜天的云层。
吹帽客:可能指代在寒风中戴帽子的人。
何贫:为何显得贫穷。
悲摇落:为凋零而悲伤。
秋花:秋天的花朵。
更胜春:比春天的花朵更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依韵和杨直讲九日有感》,表达了诗人对秋天菊花的喜爱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感慨。首句“也持黄菊蕊”描绘了诗人手执菊花的情景,展现出对秋季的热爱和对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庆祝。次句“时望白衣人”暗指友人,白衣可能是古代文士的服饰,表达对朋友的思念。

“苜蓿从来厌,茱萸却乍亲”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苜蓿这种普通食物的厌倦,转而对茱萸这种象征吉祥的植物产生了亲近感,暗示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转变,可能是在寻求心灵的慰藉。

“护霜云不散,吹帽客何贫”一句,借古人重阳登高习俗中的“吹帽”典故,表达诗人对岁月易逝、人生短暂的感叹,同时也流露出对贫困生活的淡然态度。

最后,“莫要悲摇落,秋花更胜春”是对前文的升华,诗人劝慰自己不必为秋天的凋零而悲伤,因为秋天的菊花之美并不逊色于春天的花朵,寓意着即使面临困境,也要保持乐观,欣赏生活中的美好。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菊花为线索,寓言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人生感慨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与诸子就饮汉蜚家

秋日一缭拖雨痕,与客携手俱入门。

客子据床岸帻啸,索酒为余开巨樽。

小山嵯峨高刺天,名山名以黄门传。

穿林据石坐危磴,慷慨临风怀昔贤。

丈夫堕地须不朽,荣枯不与天公权。

一心异姓而兄弟,良友娱人同筦弦。

敝衣芒履岂贫贱,今之从政吾何羡。

觞前自负非狂言,青天高眺眼为电。

陈子年少书满床,键户著书人莫当。

门前倒屣尽豪俊,中怀凛烈天雨霜。

晶晶北斗下垂地,明河澹芒欲摇彗。

风烟满天卧一龙,矫首长安雨清泪。

(0)

店雪

下马团垆火,窥槽问酒棚。

倦游灰烛跃,残腊断觚棱。

旅况轮过腹,江行带续绳。

荒鸡官路白,冻咽下闻声。

(0)

和李山甫咏柳十首·其一

几度津桥与灞桥,消魂瘦损舞人腰。

离亭不肯怜攀折,减尽东风万万条。

(0)

瓶中万寿菊

药卉佳于菊,丛台烂柘黄。

无因称万寿,得致圣人傍。

(0)

水仙花·其二

水晶环瑱隐瑶池,一夕幽香散九疑。

乍识飞琼传客梦,只愁解佩怨湘姬。

冰壶夜色凝霜重,露掌春寒上月迟。

每到洛滨多艳思,新词应报虙妃知。

(0)

兰花·其二

薜萝衣带白纶巾,八室相看可结邻。

已自握香称大国,能无搴秀托骚人。

采芝不惮来空谷,脩褉长应忆暮春。

一壑一丘堪独往,清时何惜老沉沦。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