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哲宗皇帝挽词四首·其二》
《哲宗皇帝挽词四首·其二》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秦地蟠螭纽,细阳玉象光。

升歌陈备乐,信史记多祥。

夺邑公无怨,开边义侮亡。

威灵对三后,常在白云乡。

(0)
注释
秦地:指秦国的土地。
蟠螭:古代神话中的龙形生物。
纽:玉器上的装饰孔或扣。
细阳:形容玉质温润如阳光。
玉象光:玉器表面的光泽像象牙般明亮。
升歌:赞美或庆祝的歌曲。
陈备乐:陈列各种乐器,准备演奏。
信史:可靠的历史记录。
多祥:吉祥之事众多。
夺邑:夺取城池。
公无怨:公众没有怨言。
义侮亡:以正义之名驱逐敌人。
威灵:威严和神灵的力量。
三后:三位贤明的君主。
白云乡:象征仙境或理想之地。
翻译
秦地的玉器上雕刻着蟠螭图案,散发出细阳般的光泽。
演奏着庆祝的歌曲,展示着丰富的音乐,历史记载着许多吉祥的事件。
夺取城池,公众并无怨言,扩展疆界,以正义之名驱逐侵略者。
他的威严永存,如同面对三位贤明的君主,常常寓居在那白云缭绕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耒的作品,名为《哲宗皇帝挽词四首》之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已故去君主的哀悼和怀念,以及对于历史的深刻反思。

"秦地蟠螭纽,细阳玉象光。"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宏伟壮丽的景象,其中“蟠螭”指的是古代建筑上的装饰,如同今天的狮子或其他雕塑,“纽”则是古代服饰上的装饰品,常用玉制成。秦地和细阳都是地名,而“玉象光”可能暗示着皇帝威严与权力的象征。

"升歌陈备乐,信史记多祥。" 这两句表达了对过去盛世的追念,“升歌”意味着奏起赞美之曲,“陈备乐”则是指准备好各种音乐以供祭祀或庆典之用。信史即相信历史,而“记多祥”则是希望历史能够记载更多吉祥之事。

"夺邑公无怨,开边义侮亡。" 这两句反映了对往昔战争的思考,“夺邑”指的是攻占城池,“公无怨”可能是在表达对战争中无辜者命丧的哀伤。而“开边义侮亡”则是指为了国家的安全与正义而进行的扩展国界的行为,尽管如此,仍然难免有所损失和遗憾。

"威灵对三后,常在白云乡。" 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先帝英灵不朽的希望,“威灵”是指帝王的英魂,“三后”可能是指历代皇帝或特定朝代的君主。“常在白云乡”则是在形象地表达希望这些英灵能够永远停留在那遥远、宁静的地方,即“白云乡”。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场景和物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逝去辉煌时代的怀念,以及对历史变迁中所蕴含哲理的深刻领悟。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怀二弟住东郊

沧茫烟水忆君劳,市买鱼虾村酌醪。

万柳旧游如梦远,直沽新涨接天高。

绿杨蝉噪人孤艇,别浦渔歌雨一篙。

凭吊应怜诗客杳,王园园畔问东皋。

(0)

学庄即事

掘井深无水,疏泉远隔溪。

堰潴余雨积,碾石压苗低。

酒熟倾桑落,桥成盼柳堤。

斜阳花一路,香草衬归蹄。

(0)

旅次永北中州

旅次炊烟断,荒郊暴骨多。

膏腴成鼠壤,轮奂没蓬科。

邻境类如此,吾乡更若何?

悬知归老计,身世两蹉跎。

(0)

读王谢传十二首·其三王羲之

绝代风流擅盛名,却缘艺事掩生平。

山阴换得群鹅去,谁识当年誓墓情。

(0)

自泰安北返济南作

汶桥高里朔风声,岱顶归来历下行。

清、济依然流泗水,泰山幸不隔长城!

争桃乃有齐三士,辞币曾无鲁二生。

游遍中原将北上,萧萧轮铁向燕京。

(0)

夏雨即事六首

征夫冒暑去无还,风雨如怜五岭蛮。

驿电不知能递否?连天烽火在深山。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