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禹卿在南昌》
《忆禹卿在南昌》全文
清 / 姚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我忆人閒王禹卿,休心总异少年情。

青娥玉笛春风尽,朱雀金花夜气生。

挥麈便应通肇论,折钗偶或作颜行。

洪州止为西山恋,便滞南来累月程。

(0)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姚鼐所作,名为《忆禹卿在南昌》。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王禹卿的深切怀念之情,以及对其不同寻常性格和才华的赞美。

首联“我忆人閒王禹卿,休心总异少年情。”开篇即点明主题,诗人回忆起与王禹卿共度的时光,感叹其内心世界与常人不同,展现出一种成熟而深沉的情感。

颔联“青娥玉笛春风尽,朱雀金花夜气生。”描绘了王禹卿生活中的美好场景,以“青娥”形容女子的美丽,“玉笛”象征高雅的艺术品味,“春风尽”与“夜气生”形成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活力。

颈联“挥麈便应通肇论,折钗偶或作颜行。”赞扬了王禹卿的学识与个性。通过“挥麈”这一动作,暗示其对学术的深入探讨;“通肇论”可能是指理解并能运用某种理论或学说;“折钗偶或作颜行”则以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描述了王禹卿偶尔的风趣行为,表现其个性的独特与不拘一格。

尾联“洪州止为西山恋,便滞南来累月程。”将话题转向王禹卿的地理位置,提到他可能因对某地(如西山)的眷恋而滞留,导致南来的路程延长。这里不仅体现了对友人的牵挂,也暗含了对远方美景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刻的情感和对其独特个性的欣赏,同时也融入了自然景色和历史典故,使得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和深邃。

作者介绍
姚鼐

姚鼐
朝代:清   字:姬传   籍贯:安徽桐城   生辰:nài)(1731~1815

姚鼐(nài)(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乾隆十五年(1750)中江南乡试,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授庶吉士,三年后散馆改主事,曾任山东、湖南副主考,会试同考官。三十八年(1773)入《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三十九年秋借病辞官。
猜你喜欢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其二洛州

上阳宫树影,不随寒波流。

天津桥下石,激响无时休。

至清自照物,遇险岂能柔。

东过白马去,凡经几千秋。

(0)

问答·其二

小屏风,座隔流尘素影融。

方床六尺偃清昼,惭无玉枕名通中。

(0)

孙太祝亳州签判

微风起船尾,雨气生日脚。

不愁春路泥,正泛春波乐。

顺去疾鸟飞,问程殊我度。

才名留守家,更入尚书幕。

(0)

同蔡君谟江邻几观宋中道书画

君谟善书能别书,宣献家藏天下无。

宣献既殁二子立,漆匣甲乙收盈厨。

钟王真迹尚可睹,欧褚遗墨非因模。

开元大历名流夥,一一手泽存有馀。

行草楷正大小异,点画劲宛精神殊。

坐中邻几素近视,最辨纤悉时惊吁。

逡巡蔡侯得所得,索研铺纸才须臾。

一扫一幅太快健,檀溪跃过瘦的颅。

观书已毕复观画,数轴江吴种稻图。

稻苗秧秧水拍拍,群鹭矫翼人荷锄。

陂塍高下石笼密,竹树参倚荆篱疏。

大车立轮转流急,小犊欺顾稚子驱。

令人频有故乡念,春事况及蚕桑初。

虎头将军画列女,二十馀子拖裙裾。

许穆夫人尤窈窕,因诵载驰诚起予。

余无书性无田区,美人虽见身老癯。

举头事事不称意,不如倒尽君酒壶。

(0)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其二拜马涧

王子昔凌霓,国人兹拜马。

依稀日夜笙,声入寒泉泻。

空传七日期,飞鹤何时下。

(0)

代书寄鸭脚子于都下亲友

予指老无力,不能苦多书。

书苟过百字,便觉筋挛拘。

京都多豪英,往往在石渠。

作书不可周,寄声亦已疏。

后园植佳果,远赠当鲤鱼。

中虽无尺素,加餐意何如。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