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不能言语,云如过去身。
意求虽彷佛,事往或湮沦。
洞壑龙离隐,池塘草得春。
山民忽惊避,吾此岸乌巾。
石不能言语,云如过去身。
意求虽彷佛,事往或湮沦。
洞壑龙离隐,池塘草得春。
山民忽惊避,吾此岸乌巾。
这首宋诗《次曾景建红泉碧涧韵(其二)》是赵汝谈所作,以石头、云彩、龙、春草和山民等自然景象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首句“石不能言语”,寓言般地展示了石头的静默与岁月的无声,暗示了时间的无情流逝。次句“云如过去身”,通过比喻云彩的飘忽不定,象征着人事的无常和自身经历的过往。
“意求虽彷佛,事往或湮沦”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感慨,意指尽管心中有所追求,但人事如梦,许多事情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接下来,“洞壑龙离隐,池塘草得春”描绘了山中景色的变化,龙隐去,池塘草木逢春,暗示着生命的更迭和自然的规律。
最后两句“山民忽惊避,吾此岸乌巾”,通过山民对诗人的惊讶反应,映照出诗人超然物外的形象,以“乌巾”自比,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的隐士风范。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寓言人生哲理,富有深沉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