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光阴大半空,减衣时候又相逢。
柳浓偏妒罗裙绿,花淡还欺茜袖红。
酒兴已随诗兴减,老怀争及壮怀雄。
谁能不动伤春感,况在千愁百病中。
九十光阴大半空,减衣时候又相逢。
柳浓偏妒罗裙绿,花淡还欺茜袖红。
酒兴已随诗兴减,老怀争及壮怀雄。
谁能不动伤春感,况在千愁百病中。
这首明代诗人李昌祺的《晚春郊外七首(其三)》描绘了诗人晚春时节的郊游感受。首句“九十光阴大半空”感慨时光易逝,人生短暂;“减衣时候又相逢”则暗示季节更替,春光将逝。接下来的两句“柳浓偏妒罗裙绿,花淡还欺茜袖红”,通过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柳树与花朵似乎对鲜艳的服饰有所嫉妒,反衬出春天的生机盎然。
“酒兴已随诗兴减,老怀争及壮怀雄”表达了诗人随着年龄增长,饮酒作诗的热情减退,感叹壮志豪情不再,流露出一种岁月催人的无奈和老去的哀愁。最后一句“谁能不动伤春感,况在千愁百病中”直接抒发了诗人面对春光消逝、自身病痛的深深感伤,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展现出诗人对生命的深刻反思和对春去秋来的无尽感慨。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富有生活气息和哲理意味。
盈盈红似滴,蝶魂醉、绕遍翠栏干。
正玉妃舞歇,画裙慵整,梦欹罗荐,啼损晶盘。
为问怨春春解否,无语亸香鬟。
凭赏堕琼,小帘扶起,背怜搓锦,流水催残。
年光梅黄近,钿车断芳事,绮陌阑珊。
惆怅凤池曾见,铅泪偷弹。
怕唾壶点碎,雕筵恨别,带围瘦减,珠箔留寒。
消受雾边衰眼,重赋愁鸾。
黯疏林远岫,乱烟外,掩孤颦。
记萧寺寻题,苔寒减发,松老添鳞。
轻箯几穿翠径,惹禅香、愁检雨花痕。
收拾龙城倦梦,一钟清出岩云。生绡还驻诗魂。
征雁影,等闲分。叹干霄剑气,销沈短夜,暗付残樽。
欢游总伤过客,剩青山、终古对斜曛。
凭问栖崖怨鹤,天风细语应闻。
数閒昼、香泥飘断,梦到梅梁,者番悽绝。
泪尽兰巾,瘦吟慵检旧题叶。
冷鹃心事,料不共、年芳歇。
试与问雕阑,禁几度、狂花吹雪。愁说。
乍朱楼曲罢,流水钿车催别。
虚帘夜悄,祗镫萼、春心偷结。
甚东风、揉碎丝杨,尚留得、梢头斜月。
尽万感尊前,分付丁帘残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