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作者自联绵,白首穷愁也可怜。
须信乾坤同照耀,肯教光景付流连。
古今作者自联绵,白首穷愁也可怜。
须信乾坤同照耀,肯教光景付流连。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刘崧所作的《春夜论诗和王子让三首》中的第三首。诗中,诗人以个人的创作经历为切入点,表达了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古今作者自联绵",描绘了从古至今文人墨客创作诗歌的连续不断,显示出文学传统的悠久与深远。"白首穷愁也可怜",则表达了诗人自己在创作生涯中历经岁月蹉跎,虽满头白发仍沉浸在诗歌创作的苦乐之中,流露出一种无奈而又坚韧的情感。
"须信乾坤同照耀",诗人坚信诗歌的力量如同天地间普照的光明,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能照亮人心,传达思想。"肯教光景付流连",则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暗示着诗人不愿让美好的诗篇仅仅成为瞬间的风景,而希望它们能长久流传,影响后世。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坚守,以及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追求和个人情感。
吟罢新诗却看书,先生必自爱吾庐。
天开上寿供椽笔,地出佳泉相广居。
自古莘耕怀道义,只今舜德起陶渔。
直须大老归来好,莫道高情与世疏。
色如姑射未全真,消得新诗脍炙人。
冰不待藏须洁齿,冻何须解要濡唇。
烹茶尚有齑盐味,食檗难誇曲米春。
剩欲清凉非内热,不应宴赏羡诸臣。
乍喜惠风初到,上林翠红,竞开时候。
四吹花香扑鼻,露裁烟染,天地如绣。
渐觉南薰,总冰绡纱扇避烦昼。
共游凉亭消暑,细酌轻讴须酒。
江枫装锦雁横秋,正皓月莹空,翠阑侵斗。
况素商霜晓,对径菊、金玉芙蓉争秀。
万里彤云,散飞霙,炉中焰红兽。
便须点水傍边,最宜著酉。
族类皆有偶,所偶各有方。
我本汉家女,远嫁乌孙王。
言语既不通,嗜欲宁相当。
生肉以为食,膻酪以为浆。
毛卉袭衣服,蒜薤为馨香。
呜呜当歌舞,跳跃纷低昂。
风沙障白日,四野皆苍黄。
逐猎射禽兽,藉草毡为墙。
喜怒不可测,贪戾过豺狼。
自为治宫室,仅能庇风霜。
岁时一相见,但见眉目光。
东南望汉日,独觉霜天长。
飞鸟恋故林,游子思故乡。
而我被遐弃,失身投穷荒。
明明汉天子,一女奚足伤。
武威与文德,岂不在周行。
吾王居下国,奉上固所当。
结亲徒自辱,掩泣羞汉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