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贤上人归云门庵》
《送贤上人归云门庵》全文
宋 / 韩驹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云门秀色连云居,石林参天冬不枯。

溪回彷佛菜叶下,路转崔嵬茆屋孤。

上人一口尽诸佛,肯顾世上群儿愚。

独寻庞老不惮远,此事古有今人无。

我穷活计依精庐,千年香火勤朝晡。

远来无物可祗待,苦笋淡粥同斋盂。

翻然别我出门去,春雨趁耕姜芋区。

不须领众强自苦,一庵高卧真良图。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云门庵的自然美景与僧侣的生活情境,充满了禅意与宁静之美。

首句“云门秀色连云居”,以“云门”为中心,描绘出一片与天空相连的秀美景色,展现出云门庵的地理位置之独特与环境之清幽。接着,“石林参天冬不枯”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这里的自然景观,即使在寒冷的冬季,石林依然生机勃勃,不显枯萎,展现出一种坚韧的生命力。

“溪回彷佛菜叶下,路转崔嵬茆屋孤”两句,通过溪流和小路的变化,以及茅屋的孤独,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寞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云门庵的隐逸之感。

“上人一口尽诸佛,肯顾世上群儿愚”一句,赞美了云门庵的僧侣(上人)对佛法的深刻理解与领悟,以及他们对世俗的超脱,不为世间的愚昧所动。

“独寻庞老不惮远,此事古有今人无”则表达了对云门庵僧侣追求精神自由与古道西风瘦马般的生活方式的赞赏,这种行为在古代虽有先例,但在现代社会却极为罕见。

“我穷活计依精庐,千年香火勤朝晡”两句,诗人自述自己虽生活贫困,但依靠寺庙生活,每日勤奋地进行早晚的宗教仪式,体现了他对佛教生活的虔诚与坚持。

“远来无物可祗待,苦笋淡粥同斋盂”描述了云门庵僧侣简朴的生活,即使是远方的访客,也无需准备过多的礼物,只需与他们一同品尝苦笋淡粥,共度斋食时光。

“翻然别我出门去,春雨趁耕姜芋区”表现了僧侣离开庵堂,投身于农耕生活的情景,春雨中忙碌的身影,既展现了他们对自然的亲近,也体现了生活的实际意义。

最后,“不须领众强自苦,一庵高卧真良图”表达了诗人对云门庵僧侣生活方式的认同与向往,认为独自一人在庵中静修,远离尘嚣,才是真正的幸福与解脱之道。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云门庵及其僧侣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禅宗思想及简朴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追求,充满了哲理与诗意。

作者介绍

韩驹
朝代:宋   字:子苍   号:牟阳   籍贯:陵阳仙井(治今四川仁寿)   生辰:1080~1135

韩驹(1080~1135)北宋末南宋初江西诗派诗人,诗论家。字子苍,号牟阳,学者称他陵阳先生。陵阳仙井(治今四川仁寿)人。少时以诗为苏辙所赏。徽宗政和初,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因被指为苏轼之党谪降,后复召为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宣和五年(1123)除秘书少监,六年,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高宗立,知江州。绍兴五年(1135)卒。写诗讲究韵律,锤字炼句,追求来历典故,写有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佳作,有《陵阳集》四卷,今存。 
猜你喜欢

野田黄雀行

黄雀啄啄野田间,饥鹰侧目下空山。

黄雀投虞罗,低摧伤羽翰。

少年拔剑捎罗网,黄雀高入青云上。

回首裴徊谢少年,虞罗勿令张野田。

(0)

竹枝词·其一过太湖竹枝歌

第四桥头枫叶青。白龙吹雨浪花鯹。

过桥买酒待月出,今夜夜宿垂虹亭。

(0)

过浦赋竹枝词·其一

通浦灞前春雨晴。大船小船南北行。

凭仗篙师一问讯,归帆已到秀州城。

(0)

竹枝词·其一

溪北溪南春雪消。溪水一夜忽平桥。

明朝艇子载书画,繫在屋前杨柳条。

(0)

千里思

五里复十里一,日不见心萦纡。

何况千里别十,年五年不得书。

君如天上云我,如水中泥云在。

青霄泥在水相,思千里不相知。

(0)

题琴轩

南州有高士,手抱龙门桐。

披襟坐磐石,泠泠和松风。

上弦奏鸣凤,下弦鼓飞鸿。

寄情山水间,所乐无终穷。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