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子向予说,有僧巢翠微。
岩扉云共宿,锡杖鹤同飞。
日暮松明火,天寒槲叶衣。
弃官从此逝,非子尚谁归。
樵子向予说,有僧巢翠微。
岩扉云共宿,锡杖鹤同飞。
日暮松明火,天寒槲叶衣。
弃官从此逝,非子尚谁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樵夫向诗人讲述了一位隐居在翠微山中的僧人生活。僧人与白云共宿于岩扉,手执锡杖,常与仙鹤相伴飞翔。日落时分,他点燃松明火照明,寒冬时节则穿着槲叶制成的衣服。诗中流露出诗人对这位超脱尘世、坚守清修的僧人的敬仰,以及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僧人似乎过着弃绝红尘、回归自然的生活,诗人不禁感慨,若非此人,又有谁能如此超脱尘嚣呢?整首诗展现了作者对隐士生活的赞美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一年忧喜今宵过,两鬓风霜明日新。
书剑自怜多病客,江湖同是放歌人。
宫中烛映西山雪,笛里梅传上国春。
他日听莺怀旧侣,不知谁共醉芳晨。
雪尽长风吹禁城,梅花零落此时情。
关河月暗迷鸿影,宫殿春寒涩漏声。
乱后骚人同百感,年来壮士苦长征。
樽前莫话边庭事,弹剑悲歌气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