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引未能忘世,端居且学灰心。
定自随时隐见,应非与俗浮湛。
远引未能忘世,端居且学灰心。
定自随时隐见,应非与俗浮湛。
这首诗名为《半隐诗》,作者是宋代诗人廖行之。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世纷扰的向往,以及在静心独处时选择淡泊和内心的修炼。"远引未能忘世"传达出诗人虽然试图远离世俗,但仍未能完全割舍尘世的牵绊;"端居且学灰心"则表示他在静默的生活中,学习以一种超脱的态度面对世事,让心灵变得更为平静和淡然。"定自随时隐见"进一步强调了诗人随缘而动,不刻意追求显隐,而是顺应自然,让自己的存在在适当的时候显现出来;"应非与俗浮湛"则表明他不随波逐流,保持独立和超脱于世俗的浮躁之中。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深沉思考,以及对内心世界的自我修养,展现了宋代理学崇尚的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精神风貌。
郁郁乔松,在彼中林。斲之砻之,以榱以楹。
我材既良,胡宁靡成。日居月诸,亦迭而逝。
谋犹孔臧,庶拔斯萃。奋然于怀,耿耿寤寐。
泛彼柏舟,集于西流。征夫遑遑,予取予求。
尔言毋暴,我心则休。遥遥道途,跬步斯举。
悠悠天衢,始振其羽。聿其问津,云汉之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