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霎雕栏疏雨罢。三月十三,曾是寒食夜。
尽日暖香熏柏麝。西施醉起留归驾。
酒满玻璃花艳冶。莫负春心,快饮千钟罢。
春在燕堂帘幕下。年芳不问东君借。
一霎雕栏疏雨罢。三月十三,曾是寒食夜。
尽日暖香熏柏麝。西施醉起留归驾。
酒满玻璃花艳冶。莫负春心,快饮千钟罢。
春在燕堂帘幕下。年芳不问东君借。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邺冑的作品,名为《鹊踏枝·蝶恋花(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春夜宴饮的温馨与豪放,以及对生命短暂和春光易逝的深刻体会。
"一霎雕栏疏雨罢",开篇便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春夜细雨过后的宁静景致。"三月十三,曾是寒食夜",诗人提醒我们这个时候正值寒食节气的到来,天气回暖,而这夜晚与往年相比已不再冷清。
接着,“尽日暖香熏柏麝”描绘了室内的温馨气息,通过熏香的香味渲染出春日里人们享受生活的情景。"西施醉起留归驾"则让人联想到古代美女西施的典故,诗中的“醉起”表达了宴饮后的畅快与放纵。
"酒满玻璃花艳冶"进一步渲染出宴会上的奢华和热烈。"莫负春心,快饮千钟罢"则是对生活的豪迈态度和享受当下的呼吁,不让美好时光白白流逝。
最后,“春在燕堂帘幕下”、“年芳不问东君借”,诗人通过将春天比作温柔的情人,强调了珍惜青春的主题,不必向时间索取更多的年华,只需在当下的美好时光中尽情享受。
这首词以其鲜活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展现了诗人的豪放与细腻,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每一句都透露出对春天美好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