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兴八首追和杜老·其二》
《秋兴八首追和杜老·其二》全文
宋 / 王之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巉岩石壁半攲斜,茅栗丛中菊渐华。

风里断鸿书带草,山头飞叶汉浮槎。

柂楼索莫吟秋笛,戍火青荧咽暮笳。

争似渔翁最萧散,晚来和月卧芦花。

(0)
翻译
险峻的岩石峭壁倾斜着,茅栗丛中菊花正盛开。
在风中,孤雁的身影像书带草般飘摇,山顶落叶如汉代的木筏随风而下。
在舵楼上,诗人忧郁地吹奏秋天的笛子,戍楼的灯火在暮色中低沉地响起。
哪比得上渔翁的悠闲自在,傍晚时分,他枕着芦花,与月共眠。
注释
巉岩石壁:形容岩石陡峭险峻。
攲斜:倾斜。
茅栗:野生的栗树。
菊渐华:菊花开始绽放。
断鸿:失群的孤雁。
书带草:古代书信上的植物,象征信件。
柂楼:船上的舵楼。
索莫:寂寥、忧郁。
戍火:守边士兵的烽火。
咽暮笳:低沉的胡笳声。
渔翁:打渔的老人。
萧散:闲适、散淡。
芦花:芦苇的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山水风光图。开篇“巉岩石壁半攲斜,茅栗丛中菊渐华”两句,以险峻的岩石和半掩的斜阳烘托出一片荒野之中的菊花正在开放的景象,给人以秋意浓郁、生机勃发之感。

接着“风里断鸿书带草,山头飞叶汉浮槎”两句,则通过秋风中断续的鸿鹄声和飘零的落叶,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这里的“书带草”和“汉浮槎”都极富表现力,传达了秋天物是凋敝、生灵离散的情状。

诗人在“柂楼索莫吟秋笛,戍火青荧咽暮笳”两句中,通过对古代边塞风光的描绘,展示了一种边地的萧瑟与孤寂。这里的“柂楼索莫”传递出一种空旷和静谧,而“戍火青荧咽暮笳”的描写,则让人感受到边关戍守者的孤独和坚守。

最后,“争似渔翁最萧散,晚来和月卧芦花”两句,以渔翁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状态的向往。这里的“争似”一词,用得恰到好处,既强调了渔翁生活的美好,也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而“晚来和月卧芦花”则是对这一生活理想的具体展现,让人感到了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山水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自在的渴望,以及对边地孤寂生活的深刻感悟。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是一首情感丰富、意象鲜明的佳作。

作者介绍
王之道

王之道
朝代:宋   籍贯:庐州濡须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
猜你喜欢

访郑渭川

策蹇长千里,遥寻处士家。

径深藏密竹,门小翳繁花。

晤语流云外,行吟积水涯。

莫将贫作病,相对共咨嗟。

(0)

午睡

开山第一是庄周,配食陈抟共小休。

此老胸中无个事,问余身外更何求。

窝能安乐方高枕,国是华胥好烂游。

闻道蝶庵堪避世,未须范蠡五湖舟。

(0)

涤砚池

疾风振崇冈,乔柯声欲裂。

陟登鸿山颠,顾瞻思前哲。

池涤砚上香,遗井一泓冽。

白日蔽炎精,庶谗媾群孽。

五噫出帝京,冥冥飞影灭。

冲波荡浊世,千载高迹绝。

湛寂青山中,空有余芳烈。

汲泉坐池旁,一饮神自澈。

沃我冰雪肠,不因釜中热。

(0)

南乡子

昨夜雨新收。晓来庭户绿阴稠。

燕子不归帘半卷,回头。单衣罢试冷香篝。

独自上危楼。风卷杨花乱滚愁。

借问东君何处也,凝眸。落红争逐水东流。

(0)

重游致道观

拂衣重上老君坛,廿载流光指一弹。

星桧倒悬台上石,月泉香浴井中丹。

云龙归洞灵湫黑,露鹤翻巢碧树寒。

为觅旧游今已矣,临风搔首起长叹。

(0)

甘露寺

弭棹东溪步,寻诗北固游。

大江空有月,多景已无楼。

秋草埋香积,黄芦覆故洲。

不堪南入望,吴晋两荒丘。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