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泣林容,寒凄柳骨,骑鲸故人长往。
丹霞吟草在,侍笔砚、珠光生掌。逸情云上。
尽谢屐幽穷,戴舟兴访。
凫飞雨、山灵遗恨,待题延项。
撰杖山易青黄,忽词仙骑鹤,辽天长望。
联床风雨夜,商量密、今成绝响。蛮乡经帐。
记接席晨昏,前盟息壤。
空惆怅、溪藤如故,挽歌悲唱。
雨泣林容,寒凄柳骨,骑鲸故人长往。
丹霞吟草在,侍笔砚、珠光生掌。逸情云上。
尽谢屐幽穷,戴舟兴访。
凫飞雨、山灵遗恨,待题延项。
撰杖山易青黄,忽词仙骑鹤,辽天长望。
联床风雨夜,商量密、今成绝响。蛮乡经帐。
记接席晨昏,前盟息壤。
空惆怅、溪藤如故,挽歌悲唱。
这首《翠楼吟·吊崔伯樾》由清代诗人杨玉衔所作,是一首悼念之作,通过对逝者生前生活场景的追忆与描绘,表达了深切的哀思与怀念之情。
开篇“雨泣林容,寒凄柳骨”,以自然景象的凄凉渲染氛围,仿佛雨滴在哭泣,寒风让柳树显得更加萧瑟,营造出一种哀伤的基调。接着“骑鲸故人长往”一句,借用了古代传说中乘鲸鱼而逝去的典故,暗示崔伯樾已离世,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
“丹霞吟草在,侍笔砚、珠光生掌”两句,赞美崔伯樾的才华横溢,他的作品如同丹霞般绚烂,即使在生前也备受推崇,其文采斐然,犹如珠光闪耀。接下来“逸情云上。尽谢屐幽穷,戴舟兴访”则进一步描述了崔伯樾的高雅情趣和不凡的志向,他追求的是超越世俗的境界,如同在云端漫步,不为尘世所累。
“凫飞雨、山灵遗恨,待题延项”这一句,通过想象山灵因崔伯樾的离去而感到遗憾,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随后,“撰杖山易青黄,忽词仙骑鹤,辽天长望”描绘了崔伯樾辞世后,人们为其撰写墓志铭,山色随着季节更迭,而他的精神却如同仙鹤一般,穿越辽阔的天空,永远被人们怀念。
“联床风雨夜,商量密、今成绝响”回忆了崔伯樾生前与友人共度的夜晚,尽管风雨交加,但那份深厚的情谊却成为了永恒的记忆,如今只能成为无法再续的绝响。最后,“蛮乡经帐。记接席晨昏,前盟息壤”提到崔伯樾曾在蛮乡留下足迹,与朋友共度晨昏,立下的誓言如今已成尘土,表达了对逝者过往生活的怀念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空惆怅、溪藤如故,挽歌悲唱”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面对崔伯樾的离世,人们只能在溪边的藤蔓前空自惆怅,通过哀歌表达无尽的悲伤与怀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充分展现了对逝者的哀思与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