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斐园席上咏物限韵二首·其一古宣炉》
《斐园席上咏物限韵二首·其一古宣炉》全文
明 / 李云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盐]韵

遥思成鼎日,彷佛见龙髯。

物以先朝重,香从侍女添。

金光浮曲几,烟篆透疏帘。

几度摩挲看,为君长夜淹。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古代铜炉的追忆与赞美。首句“遥思成鼎日”以“遥思”二字开篇,引出对往昔铜鼎铸造之日的遐想,营造了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接着“彷佛见龙髯”一句,通过想象中的细节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神秘与庄严的场景之中,仿佛能见到古代铜炉上的龙形装饰。

“物以先朝重”一句,点明了此物(即铜炉)在前朝的尊贵地位,暗示其历史价值与文化意义。而“香从侍女添”则进一步渲染了铜炉在使用时的仪式感与庄重氛围,侍女添香的动作,既体现了对物品的恭敬,也增添了生活的雅致。

接下来,“金光浮曲几”描绘了铜炉在光线下的美丽景象,金色的光泽在曲几上轻轻浮动,展现出一种温润而高贵的美感。“烟篆透疏帘”则通过烟篆(烟的形状如同篆书)穿透疏帘的细节,展现了铜炉焚香时的意境之美,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深远的空间感。

最后,“几度摩挲看,为君长夜淹”表达了诗人对这件古物的深情与敬仰,通过反复触摸与观赏,仿佛能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感受历史的沉淀与文化的传承。整首诗通过对一件古物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外在的美,更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情感与文化意蕴,是一首富有深意的咏物诗。

作者介绍

李云龙
朝代:明

李云龙,字烟客。番禺人。少补诸生,负奇气,一时名士多严事之。绌于遇,以赀游国学,卒无成。走塞上,客东莞袁崇焕所。时崇焕总制三边,威名大震,云龙在幕参其谋。既而崇焕死,遂为僧,称二严和尚。明亡,不知所终。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李云龙诗,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手抄本《啸楼诗集》为底本,参校以广东省地方文献馆民国铅印本《啸楼集》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
猜你喜欢

次康侯韵

野寺人来少,门前落叶平。

空阶书竹影,静院语松声。

石獭寒江涸,霜林晓日明。

山僧相送罢,复作掩柴荆。

(0)

熊茂初请假还蜀过幻景庵言别同孔阳弟酌之限歌字

十笏家开窣堵波,宰官乘兴入烟萝。

狂来击钵词锋起,醉后摊书梵字多。

不定重逢为日远,即论少别奈愁何。

休将白社埙篪调,听作瞿塘《滟滪歌》。

(0)

题苏廷尉子仁写程征君君衡北溪幽居图

新安溪水清绝尘,轻舠下可数鱼鳞。

溪边直钓非渔父,溪畔幽居有逸民。

风扫波文绉成縠,雨过溪毛细于发。

欲雨先嘘白岳云,层波碎泻黄山月。

廷尉先生今虎头,赠君䌟纸写沧洲。

只知看画矜幽胜,忘却身从画里游。

(0)

送鸣虚弟卜居长葛

濠客观泉兴,屈原行泽篇。

怜馀黄发暮,羡尔白眉贤。

落叶荒城畔,寒花别路前。

惠连春草句,先已郡人传。

(0)

送山东贾参议

藩佐于今选俊良,霜台御史独名扬。

方承北阙恩光大,未觉东州道路长。

雨过鲁郊桑椹熟,风来历下水花香。

旬宣海岱虽云乐,玉鉴冰壶未可忘。

(0)

留别赵彬

知子于今近十年,中间消息两茫然。

宁知京国相逢处,又是都门惜别筵。

上苑榴花偏向日,官河杨柳正含烟。

临岐握手无他语,愿笃清脩继往贤。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