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悲欢地,长嗟付短吟。
北门晨鹊趁,西甸晚鸦寻。
三品官名重,千年墓色深。
广东正思忆,泪激海潮音。
生死悲欢地,长嗟付短吟。
北门晨鹊趁,西甸晚鸦寻。
三品官名重,千年墓色深。
广东正思忆,泪激海潮音。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叶适的挽词,用于悼念逝者。全诗充满了对逝者的怀念和哀伤之情。
"生死悲欢地,长嗟付短吟"表达了生与死、悲与欢在大自然中轮回交织的情感变化,以及人们面对生命结束时的无尽叹息和短暂的歌声。这里的“长嗟”指的是深沉而持久的叹息,“短吟”则是短暂的歌唱,这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生死之感的复杂性。
"北门晨鹊趁,西甾晚鸦寻"描绘了一种萧瑟孤寂的情景。诗人通过早晨北门上的鹊鸟和傍晚西山上的乌鸦来渲染一种凄凉的氛围,暗示了逝者生前的孤独与冷清。
"三品官名重,千年墓色深"则是对逝者生前地位的一种肯定。三品官员在古代官制中属于较高级别,而“千年墓色深”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逝者的永恒安息。
最后两句"广东正思忆,泪激海潮音"展现了诗人对逝者深切的怀念之情。广东可能是逝者生前居住或与其有特殊情感的地方,“泪激海潮音”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思念中涌动的情感,如同海潮一般不可遏制。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逝者生平的地位、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哀婉的悼念之情。
银烛华堂,金尊绿酒,今夕长安。
漫白首思亲,丹心恋主,满怀情事,兀坐更阑。
节序堪惊,勋庸未建,况是明良际会难。
中宵立,望台阶平正,斗柄阑干。一生窃禄朝端。
历几度、冰霜到岁寒。
念琐闼封章,时挥彩笔,玉堂视草,日侍金銮。
庭下三槐,阶前五桂,春雨秋风次第看。
升平世,一人有庆,万国同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