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望清溪。两堤翠荫,半纸新诗。
凉满衣裳,香生笔砚,风动窗扉。月明撑个船儿。
载龙玉、双娥对吹。竹外山亭,花边水槛,不醉休归。
一望清溪。两堤翠荫,半纸新诗。
凉满衣裳,香生笔砚,风动窗扉。月明撑个船儿。
载龙玉、双娥对吹。竹外山亭,花边水槛,不醉休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淡雅的田园风光图景。"一望清溪"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初步感受,清溪流水清澈见底,映衬出两岸的翠绿荫庐。"半纸新诗"则透露诗人在此环境中创作诗歌的情形,既表明了诗人的文艺活动,也暗示了自然景物对诗人情感和创作的启发。
"凉满衣裳,香生笔砚"更进一步描绘了清溪之畔给予诗人带来的清凉与芬芳。"风动窗扉"则是对环境中细微声音的捕捉,这些都是诗人感受自然、沉醉于自然之中的写照。
"月明撑个船儿"描绘了夜晚乘船出游的情景,"载龙玉、双娥对吹"则是在这宁静的夜色中,龙玉和双娥两人一同在船上吹奏乐器,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最后,"竹外山亭,花边水槛,不醉休归"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自然美景与艺术享受的沉迷,以及不愿离开这般美好时光的心情。这一系列的意象和情感构成了诗歌的主体,也反映出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之美、艺术之乐的深刻理解和喜爱。
秋园尚绿。看细萼绽金,芳树团粟。
不似重阳气候,佩萸寻菊。
黄陂蒋径荒芜后,幸招邀、饮中张旭。
罢官閒事,登高旧话,但倾酃渌。便一醉、归来睡熟。
戏截字罗池,吟句盈幅。何意披绵,新鲊又香蓬屋。
黄鸡紫蟹谁堪并,和椒糟、风味如玉。
佐觞佳品,墙头篱畔,尚须翘足。
沿洲杜若,蔽石江蓠,荒庙幽馨惹。
细花开向无人处,几点自成风雅。嫣红淡赭。
是暮雨、罗裙吹化。题赠他、真本离骚,尽付湘灵写。
随意自开自谢。怅荪桡轻过,搴未盈把。
断崖何处,胭脂买、空想倚舷临画。凄凉在野。
谁伴汝、月宵烟夜。须异时、移缀渔庄,从楚江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