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到吴兴八桂堂,词存七字认遗章。
搜穷沧海馀生晚,劫历红羊斯道伤。
要识石交崇世得,无愁云外落天香。
学吟一再羞貂续,手泽于今未敢忘。
重到吴兴八桂堂,词存七字认遗章。
搜穷沧海馀生晚,劫历红羊斯道伤。
要识石交崇世得,无愁云外落天香。
学吟一再羞貂续,手泽于今未敢忘。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与感慨。首联“重到吴兴八桂堂,词存七字认遗章”描绘了诗人再次回到曾经熟悉的地方,通过残存的诗句辨认出先人的印记,流露出一种追忆往昔的情愫。颔联“搜穷沧海馀生晚,劫历红羊斯道伤”则借大海和历史的沧桑,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深深感慨,以及对传统文化遭受破坏的痛心。颈联“要识石交崇世得,无愁云外落天香”可能在探讨友谊与道德的崇高价值,以及对自然美好事物的向往。尾联“学吟一再羞貂续,手泽于今未敢忘”则表明诗人虽多次尝试创作,但始终感到惭愧,不敢忘记前辈的教诲与成就,体现了对文学传统的敬畏和传承的责任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记忆的回顾,也有对社会变迁和文化传承的思考,展现了清代文人对于历史、自然、友情及艺术的深刻感悟。
燕卷晴丝,蜂黏落絮,天教绾住闲愁。
闲里清明,匆匆粉涩红羞。
灯摇缥晕茸窗冷,语未阑、娥影分收。
好伤情,春也难留,人也难留。芳尘满目悠悠。
问萦云佩响,还绕谁楼。别酒才斟,从前心事都休。
飞莺纵有风吹转,奈旧家、苑已成秋。
莫思量,杨柳湾西,且棹吟舟。
君不见昌黎翁,南迁益觉文章工。
滑稽戏作毛颖传,陶泓之族称宏农。
又不见东坡翁,生涯寄食破研中。
诋诃龙尾尊凤咮,更誇丹石蒸赤红。
古来文士耽翰墨,十有八九坐此穷。
怪君落笔妙言语,四壁才堪蔽风雨。
几年结柳送奴星,文穷跳梁推不去。
研能穷人君不鄙,尔来谀墓得龙尾。
缇巾十袭不妄观,碑字三缣何足拟。
玉堂视草乃称之,只恐玄文似扬子。
君誇此研文似罗,奈君鹿裘带索何。
我虽忍穷亦好事,尚能搜句为君歌。
呜呼鲁公乞米家食粥,不费银钩写珠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