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头挑得布囊行。活计有谁争。
不肯侯家五鼎,碧涧一杯羹。溪上月,岭头云。
不劳耕。瓮中春色,枕上华胥,便是长生。
杖头挑得布囊行。活计有谁争。
不肯侯家五鼎,碧涧一杯羹。溪上月,岭头云。
不劳耕。瓮中春色,枕上华胥,便是长生。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苏庚的《诉衷情令·其一》。从鉴赏角度来看,诗中充满了田园生活的情趣和对自然美景的描绘。
"杖头挑得布囊行。活计有谁争。"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使用拐杖挑着布袋,过着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没有复杂的人际纷争。
"不肯侯家五鼎,碧涧一杯羹。" 这里显示出诗人的超脱与淡泊名利,不羡慕富贵之家,而是享受大自然赋予的一点小快乐,如同在清澈的溪边品尝野味。
"溪上月,岭头云。" 描述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月亮洒在溪流之上,云朵飘浮在山岭之巅,营造出一幅和谐的自然画卷。
"不劳耕。" 这句简单而富有哲理,意味着在大自然的恩赐下,不需要过度的劳作,就能获得生命所需。
"瓮中春色,枕上华胥,便是长生。" 瓮中盛满了春天的气息,枕边散发的是花香,这样的生活状态,便如同长生不老,充满了对自然与生命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苏庚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于简单生活的追求和对大自然之美的欣赏。
太真酒酣睡未足,深宫已纵衔花鹿。
翠华一夜拂峨嵋,风尘澒洞黄金屋。
马嵬香土埋婵娟,冶容悔与春争妍。
似闻天王狩太白,雪魄幻作花中仙。
澹妆独立东风里,冷笑漫山旧桃李。
芳心恨不聘梅花,雨中有泪如铅水。
蜀山紫锦同本根,得如梨雪聊相温。
凝脂酝藉初出浴,玉凫波暖春粼粼。
瑶台月下相逢处,翠袖冰姿生媚妩。
更烧银烛醉中看,髣髴《霓裳羽衣》舞。
开堰午溪上,百亩可灌之。
长输不尽流,盖有源头为。
兴言百世计,生理始于兹。
虽然藉地利,亦用人力施。
禾菽既沾泽,稍稍慰农私。
园田久荒者,一旦皆见治。
经营非我能,废兴乃其时。
感君相问劳,为作新堰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