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承光殿》
《承光殿》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曾城巍邃殿,宴罢一登临。

地迥春风早,迹陈古木森。

唐花多淑色,时鸟有和音。

与物欣韶泰,琼华又布阴。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承光殿的壮丽景象以及周围环境的生机勃勃。首句“曾城巍邃殿”,以“巍邃”二字形象地勾勒出承光殿的雄伟高大,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其庄严的气势。接着,“宴罢一登临”则暗示了此处不仅是庄严的殿堂,也是人们聚会交流、享受美好时光的地方。

“地迥春风早”一句,通过“地迥”表现了承光殿所在之地的辽阔与宁静,而“春风早”则巧妙地传达了春天的气息已经悄然来临,预示着新的生机与希望。这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变迁,也暗含了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轮回。

“迹陈古木森”进一步展现了承光殿周围的自然景观,古木参天,枝叶茂密,既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也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氛围。这样的环境不仅为承光殿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也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想象的空间,让人联想到历史的沉淀与文化的传承。

“唐花多淑色,时鸟有和音”两句,将镜头拉近,聚焦于承光殿附近的花卉与鸟类。唐花,可能是指唐代常见的花卉种类,其“淑色”不仅指花朵的美丽,也象征着和谐与美好的生活状态。同时,时鸟的和音,不仅增添了自然的韵律美,也寓意着和谐共生的生态平衡,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最后,“与物欣韶泰,琼华又布阴”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美好时光的喜悦之情,同时也预示着未来的繁荣与昌盛。“琼华”常用来形容珍贵的宝石或美好的事物,这里既是对眼前景致的赞美,也是对未来美好愿景的寄托。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蕴含了对社会和谐、文化繁荣的向往与期待。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分题得善万物之得时送蔡大尹还越

东皇载阳和,庶类滋以荣。

萋萋岸草绿,的的林花明。

深渊跃潜鳞,高树鸣仓庚。

江山亦增媚,畅彼群物情。

吾生竟何如,乃与忧患并。

少年学理道,将老卒未行。

拜迎事官长,鞭朴嗟苍生。

才高位不展,行峻责愈盈。

嘐嘐雁失侣,逐逐云孤征。

便当赋归去,矫首家山青。

(0)

感寓·其七

瀛海环神州,其谷洚无底。迤?八纮外,不知几万里。

川输而不盈,尾泄亦何已。

阳侯鼓洪涛,怒立百丈水。

试问王方平,扬尘特虚语。

(0)

弘治己酉春姜仁夫进士以使事贵州还取道广东过予白沙自己夘至丙戌凡八日辞别三首予亦次韵为别明日仁夫至潮连寨方十馀里遣隶回并得三绝和之通前九首吾与仁夫之意皆不在诗也岂尚多乎哉仁夫浙之兰溪从学章先生德懋吾廿年旧好故吾诗两及之·其五

洞门终日白云浮,洞里桃花覆涧流。

谁道乃公閒似我,不曾携杖白云游。

(0)

民泽自白沙馆告还谒母故以归为望

黄云山人风韵奇,击壤亦唱尧夫诗。

顷者省母增江湄,梅花雪月如见之。

西风千亩稻垂垂,再把葫芦斩缠归。

山门莫作儿女态,阳关三叠走嘘唏。

(0)

次韵沈督府见寄·其二

不住东西四百峰,铁桥山浅笑迷踪。

喜闻世外无尘地,来伴岩头挂月松。

药鼎便分煨芋火,道人元是卖姜翁。

先生数上衡山顶,紫盖峰前望白龙。

(0)

追和刘文靖偶得韵·其一

千峰赊月饱清真,到处风花对赏新。

菊径岂无莲社酒,远师当与长官亲。

经纶谁试期年手,著述空嗟百代人。

安得画师深此意,不将朱白浪描春。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