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来茂衡,学道如登。
欲与天地为友,欲与日月并行。
万物峥嵘,本由心生。
去子之取舍与爱憎,惟人自缚非天黥。
堕子筋骨,堂堂法窟。九邱四溟,同一眼精。
不改五官之用,而透色声。
常为万物之宰,而无死生。
念子坐幽室,炉香思青冥。
是谓蛰虫欲作,吾惊之以雷霆。
嗟来茂衡,学道如登。
欲与天地为友,欲与日月并行。
万物峥嵘,本由心生。
去子之取舍与爱憎,惟人自缚非天黥。
堕子筋骨,堂堂法窟。九邱四溟,同一眼精。
不改五官之用,而透色声。
常为万物之宰,而无死生。
念子坐幽室,炉香思青冥。
是谓蛰虫欲作,吾惊之以雷霆。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赠予罗茂衡的一首杂言诗,表达了对罗茂衡修行求道的赞赏和激励。诗中以登山比喻学习道义的艰难,强调内心的决定性作用,指出去除个人的取舍与爱憎,才能摆脱束缚,达到与天地、日月齐驱的境地。诗人鼓励罗茂衡在静谧的修行中保持清醒,如同蛰伏的虫子渴望振翅,而他则以雷霆般的启示唤醒对方。整体上,诗中寓含了对罗茂衡修行之路的期待和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