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同文馆,抡才又一回。
楩楠输海徼,金玉振岩隈。
富赡看先达,清新畏后来。
百朋行可锡,所乐在多才。
秋日同文馆,抡才又一回。
楩楠输海徼,金玉振岩隈。
富赡看先达,清新畏后来。
百朋行可锡,所乐在多才。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同文馆选拔人才的场景,充满了对知识与才华的赞美与期待。余干以“和邓慎思诗”之名,向同院诸公表达了敬意与祝福。
首句“秋日同文馆,抡才又一回”,点明地点与事件,秋季的同文馆再次举行选拔人才的活动。接着,“楩楠输海徼,金玉振岩隈”运用比喻手法,将选拔出的人才比作珍贵的楩楠木和金玉,输送至遥远的海边,振响于深山的角落,形象地展现了人才的卓越与广泛影响。
“富赡看先达,清新畏后来”两句,既是对前辈学者丰富学识的赞叹,也是对后辈学者清新文风的敬畏,体现了对知识传承与创新的重视。最后,“百朋行可锡,所乐在多才”表达了对众多才华横溢之士的期待,以及对同文馆能够汇聚众多人才的喜悦之情。
整体而言,此诗不仅赞颂了人才的宝贵与选拔活动的重要性,也体现了对知识传承与创新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人才汇聚的喜悦与期待。
辘轳鸣,秋风晚,寒日荒荒下秋苑。
辘轳鸣,井水寒,三更络绎啼井栏。
鸳鸯憔悴不成双,两雌一雄鸣铿锵。
哀鸣声何长,飞飞入银塘。银塘浅,翠带结。
塘水枯,带不绝。
愁魂夜啸缺月低,惊起城头乌磔磔。
城头乌,朝朝饮水鸳鸯湖。
曾见莲底鸳鸯日来往,忘却罗敷犹有夫。
夫怒啄雄,雄去何栖,翩然归来,闭此幽闺。
幽闺匿迹那可久,花里秦宫君知否?
不如万古一丘,长偕三百首。
幽闺人去灯光寂,照见罗帏泪痕湿。
同穴居然愿不虚,岁岁春风土花碧。
并蒂不必莲,连理不必木,痴骨千年同一束。
相遇会心友,目击契金兰。
登天游雾莫逆,鸡黍不相干。
常记岩岩亭下,俯瞰茫茫沧海,挥麈笑谈间。
霞卷镇阳北,云隐鹤山颜。岁华迁,人事革,忽盟寒。
芒鞋藜杖犹在,唯忆扣玄关。
但愿心圆如月,表里虚凝澄澈,密密运枢环。
一点迥无别,千里共同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