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群芳未敢妍,独将春色占南园。
生来清质十分瘦,肯受红尘一点昏。
东阁诗成应动兴,西湖仙去谩招魂。
便须结客陪花笑,句引幽香入酒尊。
世上群芳未敢妍,独将春色占南园。
生来清质十分瘦,肯受红尘一点昏。
东阁诗成应动兴,西湖仙去谩招魂。
便须结客陪花笑,句引幽香入酒尊。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叶茵的《次林和靖先生梅韵》,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与审美观念。
"世上群芳未敢妍,独将春色占南园。" 这两句开篇便设定了一种超然独立的意境,群芳虽繁,却不敢与之媲美,只有梅花能独占春色,显得格外清高。
"生来清质十分瘦,肯受红尘一点昏。" 梅花生来清高,质地纯净,即使在纷扰的红尘中,也只愿沾染一点点的世俗气息,保持其本色。
"东阁诗成应动兴,西湖仙去谩招魂。" 诗歌在东阁完成时,自然引起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忆,而那已逝的仙境也似乎在遥远的地方轻声呼唤,令人心魂摇曳。
"便须结客陪花笑,句引幽香入酒尊。" 诗人主张应与知己共赏梅花之美,让其清幽的香气融入酒中,与友人共同享受这份清新和愉悦。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独特情感,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态度,同时也反映出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细腻感受和艺术表达。叶茵在这里不仅是描绘梅花,更是在探讨生命与美学之间微妙的关系。
云间曾至季鹰家,白白鲈鱼出浅沙。
四月紫莼复肥美,盘中不数龙孙芽。
君自九峰至南越,梅花何似泖湖月。
三年佐郡傍台关,大庾之山尝拄笏。
还家且向吴淞居,为政心閒在读书。
故人石父长思尔,会有相思托鲤鱼。
垂老心多忧,饮酒未尝旨。
上忧忧老亲,下忧忧稚子。
稚子始匍匐,其一六龄耳。
长者及九龄,已赴黄泉矣。
次者葬秦淮,下殇以疮痏。
两女亦婴孩,饥寒殊未已。
呱呱满膝前,无钱致饼饵。
我生拙经营,甘贫已三纪。
采薇成不仁,洁身累妻子。
谁使廉夫刚,鲍焦终槁死。
鲁女倚柱吟,忧国无人知。
妾身逢丧乱,志节聊自持。
罗敷虽靡匹,秋胡宁为期。
吁嗟尔元憝,安知礼义归。
猛虎尚可驯,神鸾终不移。
抽吾玳瑁簪,可以刺熊罴。
天道故祸淫,气矜吾不为。
珠沉靡点辱,玉碎馀光辉。
对君刎绣颈,去去从湘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