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钱申伯山堂之咏》
《次韵钱申伯山堂之咏》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净坊秋色老苍官,檐额飞云细可攀。

客梦偶随疏雨断,僧游长带暮钟还。

似闻遗锡藏银地,亲见高人住骨山。

愁绝寒江归去路,乱峰青处望双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ùnqiánshēnbǎishāntángzhīyǒng
sòng / xùn

jìngfāngqiūlǎocāngguānyánéfēiyúnpān

mèngǒusuíshūduànsēngyóuchángdàizhōnghái

wéncángyínqīnjiàngāorénzhùshān

chóujuéhánjiāngguīluànfēngqīngchùwàngshuānghuán

注释
净坊:清净的佛堂。
秋色:秋天的景色。
老苍官:古老的官署或佛堂。
檐额:屋檐。
飞云:飘动的云彩。
细可攀:轻盈得可以攀爬。
客梦:游子的梦。
疏雨:稀疏的雨点。
僧游:僧侣的游历。
暮钟:傍晚的钟声。
遗锡:遗失的锡杖(僧侣的法器)。
藏银地:传说中的藏有金银的地方。
高人:德高望重的人。
骨山:形容峻峭的山岭。
愁绝:极度忧愁。
寒江:寒冷的江面。
归去路:归途。
乱峰:错综复杂的山峰。
青处:青翠的地方。
双鬟:古代妇女的发髻,此处可能象征女子。
翻译
清净的佛堂秋色显得古老,屋檐上的云彩轻盈得仿佛能攀爬。
游子的梦境偶尔被稀疏的雨声打断,僧侣们游历归来总是伴随着傍晚的钟声。
似乎听说那遗失的锡杖藏在银矿之地,亲眼所见高人隐居在峻峭的山岭上。
满怀愁绪,望着寒冷江面的归途,只见乱峰中青翠处似有双鬟女子的身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山中寺庙景象。"净坊秋色老苍官,檐额飞云细可攀"两句写出了寺庙在秋天的宁静与古朴,苍老的颜色给人以历史的沉淀感,檐角上飘浮着轻柔的云朵,仿佛可以触摸。接下来的"客梦偶随疏雨断,僧游长带暮钟还"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游子和寺中僧人的生活状态的关切,他们或许都在思考着自己的归宿。

"似闻遗锡藏银地,亲见高人住骨山"两句则充满了神秘色彩,似乎听到古老的金属制品被埋藏于大地,而又目睹到了修炼成仙的人居住在坚硬如骨的山中。这些意象既增添了一丝超自然的氛围,也映射出诗人对精神寄托和追求永恒的向往。

最后的"愁绝寒江归去路,乱峰青处望双鬟"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壮丽而又孤寂的山川景色时所产生的情感波动。寒冷的江水、曲折的归途以及远方连绵的山峰都让人不禁生出无尽的忧愁,而那隐约可见的双峰(鬟)更增添了一份神秘与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寺庙秋色、游子的梦断、僧人的日常、超自然的意象以及归途中的情感体验,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送陈太史濂归商丘

天空片云远,执手丹枫林。

细雨此为别,长途秋正深。

江城寒笛暮,山月晓钟沈。

各有关情处,谁将千里心。

(0)

无计

无计支愁慰寂寥,闭门黄叶雨潇潇。

人情略解方三拜,仙籍难通郭四朝。

京洛报书沈夜月,广陵归梦落秋潮。

亦知垂钓沧波好,生活凭谁饮一瓢。

(0)

寄唐云芝兼怀同游诸子

苜蓿满城秋,秋风不扫愁。

此心如落木,何处是绵州。

之子殊难见,斜阳一倚楼。

应还思锦里,诗酒旧同游。

(0)

晓起出峡

远眺近昭平,滩声傍耳鸣。

岚浮青嶂隐,日上绿峦横。

试险人常惯,奔湍意转平。

梧江三百里,往返一帆轻。

(0)

怀李二内翰

烽火连年迫上庸,靴刀几队健儿从。

田单只计宗能保,李广何妨相不封。

虎穴挥戈余慷慨,凤池簪笔镇雍容。

笑余介胄惭文吏,华烛清樽接子丰。

(0)

次仲兴

芦苇为墙麦盖棚,风来四壁尽争鸣。

民多菜色逢荒岁,县号桃源负美名。

绕屋乱坟人鬼聚,噪檐冻雀雪霜清。

行来此地逾旬日,总是黄河送客程。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