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回波乐·其六十七》
《回波乐·其六十七》全文
唐 / 王梵志   形式: 古风

不见念佛声,满街闻哭响。

生时同毡被,死则嫌尸妨。

臭秽不中停,火急须埋葬。

早死无差科,不愁怕里长。

行人展脚卧,永绝呼徵防。

生促死路长,久住何益当。

(0)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梵志所作的《回波乐》系列之一,名为“其六十七”。王梵志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描绘了对生死、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诗中开篇即以“不见念佛声,满街闻哭响”两句,对比生与死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暗示人生的短暂和无常。接着,“生时同毡被,死则嫌尸妨”两句,通过生前的亲密与死后的嫌弃,表达了对生死之间关系的反思。随后,“臭秽不中停,火急须埋葬”强调了死亡后身体的处理,体现了对生命终结的直接面对。最后,“早死无差科,不愁怕里长”两句,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生死平等的见解,认为早死可以避免许多烦恼,不必担心年老带来的问题。

整首诗以生活化的语言,探讨了生死、无常、平等的主题,既具有哲理深度,又不失幽默风趣,展现了王梵志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思想境界。

作者介绍
王梵志

王梵志
朝代:唐   籍贯:卫州黎阳

王梵志[唐](隋末至唐初年间前后在世),唐初白话诗僧,卫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人。原名梵天,生卒年、字、号生平、家世均不详,隋炀帝杨广至唐高宗李治年间前后在世。诗歌以说理议论为主,多据佛理教义以劝诫世人行善止恶,对世态人情多讽刺和揶揄,对社会问题间或涉及。多数作品思想消极,格调不高。语言浅近,通俗幽默,常寓生活哲理于嘲谐戏谑之间。艺术上比较粗糙,但对认识初唐社会和研究白话诗的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熊约生令子四人并饶才致各以二诗祝贱辰依韵荅之·其六

廿年携手忆钟期,几度临风谩寄诗。

白雪偶来公子调,青山聊慰美人思。

七旬幻迹同沤影,千里交情托玉卮。

和罢新词无限意,不禁挥涕洒江湄。

(0)

大司马申玄渚远讯次韵奉答

一从附骥羡空群,此日中枢典六军。

系籍四朝耆硕重,铭勋两世古今闻。

身承帝问欢如水,胆落天骄遁若云。

宗社有灵悬带砺,相期翊戴圣明君。

(0)

予告还里辱诸老赠诗用韵漫和十一首·其一和叶相国台翁

乞身奉诏出东门,六传新乘雨露恩。

末以扣阶纾积悃,宁因去国转惊魂。

八千里外昌黎路,只尺天边羽翼存。

冲圣宵衣休告老,周家毕召古今论。

(0)

题姚司理公祖孝义流芳册·其二

瞻彼嵇山十亩阴,元和仙尉动行吟。

南宫鸡舌功名薄,东海羊肠畏垒深。

白发依归孺子慕,朱弦渧泪丈夫心。

孙枝此日森森发,为报朝阳凤有音。

(0)

九日至极乐寺闻袁中郎且至因喜而赋

世道由来未可孤,百年端的是吾徒。

时逢重九花应醉,人至论心病亦苏。

老桧深枝喧暮鹊,西风落日下庭梧。

黄金台上思千里,为报中郎速进途。

(0)

赠周山人

谩道男儿四海身,百钱卖卜不愁贫。

即今欲上黄梅路,谁把十金抛与人。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