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算超前古,神功格上圆。
百川留禹迹,万国戴尧天。
既已櫜弓矢,诚宜播管弦。
跄跄随鸟兽,共乐太平年。
睿算超前古,神功格上圆。
百川留禹迹,万国戴尧天。
既已櫜弓矢,诚宜播管弦。
跄跄随鸟兽,共乐太平年。
这首诗歌颂扬着古代圣君的伟大功绩与和平盛世。开篇“睿算超前古,神功格上圆”两句,表达了对远古圣明君主智慧和功业的赞美,其中“睿算”指的是高深的谋略,“超前古”强调其超越古人,“神功”则形容其成就非凡,“格上圆”意味着其功绩完满无缺。
接着“百川留禹迹,万国戴尧天”两句,具体指出了圣君的伟大。在这里,“百川留禹迹”暗示了大禹治水的故事,表明圣君像大禹一样功在千秋;“万国戴尧天”则是说各个国家都尊崇如尧舜般的圣君。
中间两句“既已櫜弓矢,诚宜播管弦”,描绘了一种和平景象。在战争结束后,“櫜弓矢”意味着武器被收藏起来,而“播管弦”则是指人们开始演奏乐器,以此庆祝和平的到来。
最后两句“跄跄随鸟兽,共乐太平年”展现了一个祥和美好的画面。“跄跄”形容动物活泼可爱的样子,“随鸟兽”意味着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共乐太平年”则是说大家共同享受太平盛世的喜悦。
整首诗通过对古圣君的颂扬,表现了对和平时代的向往和赞美。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