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病成懒疏,日月忽驱逐。
家人厌陈迹,洒扫新我目。
争此须臾间,扰扰竞多福。
习气变性情,不复生惭恧。
幸有一樽酒,可以寄清穆。
夜静天四垂,星光就檐屋。
灯烛忽空旷,琴书转幽独。
休心薇蕨内,庶免营旨蓄。
凤凰鸣高冈,贻笑于鸡鹜。
得终岁寒心,尚愧庭前竹。
去去天台山,幽兰会当馥。
多病成懒疏,日月忽驱逐。
家人厌陈迹,洒扫新我目。
争此须臾间,扰扰竞多福。
习气变性情,不复生惭恧。
幸有一樽酒,可以寄清穆。
夜静天四垂,星光就檐屋。
灯烛忽空旷,琴书转幽独。
休心薇蕨内,庶免营旨蓄。
凤凰鸣高冈,贻笑于鸡鹜。
得终岁寒心,尚愧庭前竹。
去去天台山,幽兰会当馥。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除夕之际的心境与情感。开篇"多病成懒疏,日月忽驱逐"表现出诗人因疾病缠身而心怀懒散,对于时光飞逝感到无奈。接着"家人厌陈迹,洒扫新我目"则是家庭成员对旧有的生活痕迹感到厌倦,希望能有所更新和改变。
在"争此须臾间,扰扰竞多福"中,诗人感慨于世人对于短暂时光的争夺,以及人们对于幸福的渴求。随后"习气变性情,不复生惭恧"则表明诗人的性情已被环境所影响,不再像过去那样内心有所顾忌。
幸运的是,诗人还有酒可以慰藉自己:"幸有一樽酒,可以寄清穆。"夜晚的宁静和星光下,诗人独处时的孤独感也随着灯烛和琴书而增强:"夜静天四垂,星光就檐屋。灯烛忽空旷,琴书转幽独。"
在内心寻求平静,希望远离世俗纷争:"休心薇蕨内,庶免营旨蓄。"而那高处的凤凰之鸣,与鸡犬相比,则是诗人对自己境遇的一种调侃和自嘲:"凤凰鸣高冈,贻笑于鸡鹜。"
最后,诗人在岁末时仍心怀寒冷,对庭前竹子依旧生长而感到羞愧:"得终岁寒心,尚愧庭前竹。"而对远去的天台山,则是希望能与那里的幽兰相会,感受其清新之气:"去去天台山,幽兰会当馥。"
整首诗通过对除夕时光流逝、人生变迁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岁末之际复杂的情感和深沉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