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璚翠琰开苍壁,下有苍松几千尺。
浓阴羃历森昼寒,虬枝拂空根束石。
石连灌莽榛欲绝,路绕松根更斜出。
仙源近远不可穷,却有幽人在山泽。
山泽幽人坐倚松,仰看出没山云空。
眼中溶溶霏暮霭,耳畔谡谡鸣天风。
崩崖一线削积铁,玉泉百丈飞晴虹。
吴中山水清且远,老我平生素游衍。
偶然点笔写秋峦,恍惚游踪出东绢。
金君有癖与我同,每每神游翰墨中。
赠君此幅应有以,咫尺相看论万里。
紫璚翠琰开苍壁,下有苍松几千尺。
浓阴羃历森昼寒,虬枝拂空根束石。
石连灌莽榛欲绝,路绕松根更斜出。
仙源近远不可穷,却有幽人在山泽。
山泽幽人坐倚松,仰看出没山云空。
眼中溶溶霏暮霭,耳畔谡谡鸣天风。
崩崖一线削积铁,玉泉百丈飞晴虹。
吴中山水清且远,老我平生素游衍。
偶然点笔写秋峦,恍惚游踪出东绢。
金君有癖与我同,每每神游翰墨中。
赠君此幅应有以,咫尺相看论万里。
这首诗是明代文徵明所作的《题画六首》之二,通过描绘一幅山水画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热爱和向往。
诗中首先描述了画面中的山石与松树,"紫璚翠琰开苍壁,下有苍松几千尺",紫色与翠绿的山石与高耸的松树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山的雄伟与松的挺拔。接着,"浓阴羃历森昼寒,虬枝拂空根束石",描绘了松树茂密的树荫和盘旋的枝干,以及它们与岩石的紧密联系,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寒冷的氛围。
"石连灌莽榛欲绝,路绕松根更斜出",进一步展示了山间崎岖的道路和茂密的植被,暗示了探索自然的艰难与乐趣。"仙源近远不可穷,却有幽人在山泽",则引入了一种神秘的色彩,仿佛在说这里隐藏着未知的仙境和隐居的智者。
接下来的几句"山泽幽人坐倚松,仰看出没山云空",描绘了山中隐士的生活情景,他们静静地坐在松下,仰望变幻莫测的云雾,体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自由。
"眼中溶溶霏暮霭,耳畔谡谡鸣天风",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描绘,展现了傍晚时分山间的朦胧美和自然界的和谐之声。"崩崖一线削积铁,玉泉百丈飞晴虹",则是对山崖和瀑布的生动刻画,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与壮丽。
最后,"吴中山水清且远,老我平生素游衍",表达了诗人对江南山水的深情回忆和对自然的无限向往。"偶然点笔写秋峦,恍惚游踪出东绢",则说明了这幅画是他偶然创作的,但其中蕴含的游历之情却如同真实的旅行一般。
"金君有癖与我同,每每神游翰墨中",表明了诗人与友人的共同爱好,他们在书画的世界里自由翱翔。"赠君此幅应有以,咫尺相看论万里",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将这幅画作为礼物赠予友人,虽然画面只有一尺之宽,但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想象却可以跨越万里的距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幅山水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艺术创作的独到见解,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友情和精神世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