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锁山十咏·其十丹泉》
《九锁山十咏·其十丹泉》全文
宋 / 王易简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泠泠佩行空,湛湛镜无滓。

至洁漱岩骨,馀润蒸石髓。

山上真人居,鼎灶长不毁。

犹闻洗药香,渐作落花水。

临流且勿尝,清音濯幽耳。

(0)
翻译
清脆的铃声在空中回荡,清澈的镜子没有丝毫杂质。
最纯净的水洗涤山岩的骨骼,余下的滋润蒸腾出石髓的精华。
山上的仙人居住,他们的鼎炉永不损坏。
还能闻到炼制药材的香气,渐渐化作落花般的流水。
面对流水,切勿轻易品尝,那清音洗涤着幽静的耳朵。
注释
泠泠:形容声音清脆。
佩:古代的一种饰品,此处指铃铛。
空:空中。
湛湛:形容水清澈的样子。
滓:杂质。
漱:清洗。
岩骨:山岩的骨骼,比喻坚硬的岩石。
石髓:石头中的精华,比喻珍贵的液体。
真人:道教对修道者的尊称。
鼎灶:古代烹饪器具,象征长寿和修炼。
洗药香:炼制药材时散发的香气。
落花水:形容水如落花般清澈。
临流:面对流水。
清音:清澈的声音。
濯:洗涤。
幽耳:幽静的耳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修炼之地的清幽与神秘。开头两句“泠泠佩行空,湛湛镜无滓”通过对比,形象地表达了水的清澈和心灵的纯净,如同一面未受尘埃污染的明镜。接下来的“至洁漱岩骨,馀润蒸石髓”则将这种纯净推及于自然之中,岩石骨骼也被洗涤得干干净净,甚至连石头的髓腔都渗透着水分。

诗人通过“山上真人居,鼎灶长不毁”揭示了这是一处仙侣修炼之地,那里的鼎和灶象征着持久而不变的道法。紧接着,“犹闻洗药香,渐作落花水”表达了诗人对那股飘逸的香气的感受,这种香气如同药物一般,令人心旷神怡,而“渐作落花水”则更添了一份生机与自然之美。

最后两句“临流且勿尝,清音濯幽耳”,诗人在告诫自己或他人,即使面对如此清澈的溪流也不要急于品尝,而是要让这清新的声音浸润心灵深处,使之变得更加宁静与清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修炼之地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内在精神世界的探索。

作者介绍

王易简
朝代:唐

猜你喜欢

晨起见逢永题壁而去追和一首

三间红日足,半亩绿阴閒。

不是卧龙处,空劳题凤还。

云山诗里态,岁月酒中颜。

仍枕矶边石,飞花昼掩关。

(0)

往承天见楚俗莳田妇女多于丈夫每田二三十成群丈夫二人击鼓相催群妇互歌相答须臾而此田莳毕又过别田矣诗以述之

驱犊过前溪,和烟带雨犁。

莳田循界畔,撷水任高低。

妇女成行列,乡邻合作齐。

鼓催沿土俗,歌答和禽啼。

清风徐拂面,霞彩淡粘绨。

时踏闲云径,或过青草堤。

朝同杲日出,暮向茅庐栖。

抱瓮忘机械,娱宾有黍鸡。

纷纷是与非,不到陇之西。

笑杀途中客,急鞭催马蹄。

(0)

度岭寄呈座师陆从先先生

昔年梦想庾关胜,此日初探岭上春。

驿路渐看征骑远,梅枝先寄授经人。

忆余少小怀孤尚,雄心直抗千秋上。

风尘落落十馀年,谁复百金酬澼絖。

明月从教按剑疑,白雪终投郢客知。

不但风云逢遇合,还将山水对襟期。

从此孙阳垂一顾,骥尾青云高自附。

万里初腾伏枥躯,八荒任纵追风步。

辞行犹未入增江,缟带先投珠浦傍。

近腊沐霜随处满,遥天鸿雁自成行。

庾关此去长安迩,黄金依旧悬燕市。

敢道浮名致此身,且抗前旌报国士。

珍重缄题转自怜,绛帷回首思茫然。

帝城夜望郎星耀,南海应知凤凰传。

(0)

双滩赴海

两涧交流到海陲,风涛不作绿漪漪。

澄江波面群飞鹜,活水滩头迭和篪。

曲带环来双拥秀,回澜绕处更堪奇。

徘徊绕望朝宗远,漫倚浮屠看长澌。

(0)

光寰从父举明经馀十年矣以王父及耄依依子舍再三劝驾及谒选人之训潮阳既深捧檄之情更动循陔之感邸中言别诗以慰之

荏苒亲闱已十年,而今捧檄转依然。

綵衣舞后情偏剧,绛帐开来鬓尚玄。

漫道竹林誇二阮,即教芹舍兆三鳣。

韩山峍屼堪千古,姓字还同北斗悬。

(0)

述归·其一

原无干世术,抱璞祇自珍。

穷途一回首,翻为泣玉人。

侵晨理征帆,迢迢向河津。

行李莽无光,童仆亦逡巡。

川途已脩阻,浊浪复崩奔。

且辨还山服,沿江采白蘋。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