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企喻歌》
《企喻歌》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乐府曲辞

重铠双兜牟,雄儿赌身命。

刀前拜弟兄,一心不一姓。

野火烧着天,野鸭自涂泥。

十旬九不饭,射得丫角麋。

长弓鹿角张,羽箭大于檐。

死作残髑髅,不为野狸啖。

男儿刀瘢满,老父莫相怜。

我有翁老时,翁无我少年。

(0)
鉴赏

这首《企喻歌》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彭孙贻所作。诗歌以粗犷豪迈的笔触,描绘了古代战场上的英勇与牺牲,以及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反思。

首句“重铠双兜牟”,开篇即展现战场的壮阔景象,铠甲厚重,头盔坚固,形象地刻画出士兵们的英勇姿态。接着,“雄儿赌身命”一句,直接点明了士兵们为了国家和荣誉不惜一切代价的决心,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豪情跃然纸上。

“刀前拜弟兄,一心不一姓。”这句诗进一步强调了战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即使面对生死存亡,他们依然团结一致,共同面对敌人。这种超越血缘的兄弟情谊,是古代战争中最为动人的部分。

“野火烧着天,野鸭自涂泥。”这两句诗运用自然界的景象来比喻战场的惨烈,野火蔓延,仿佛吞噬了一切生机,野鸭自涂泥则暗示了战场上的血腥与死亡,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

“十旬九不饭,射得丫角麋。”描述了士兵们在战场上艰苦卓绝的生活状态,长时间不进食,却仍能勇敢地战斗,射杀猎物维持生存,体现了他们的坚韧与毅力。

“长弓鹿角张,羽箭大于檐。”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士兵们使用的武器之强大,长弓拉满,箭矢如飞,展现出古代战争中技术与力量的结合。

“死作残髑髅,不为野狸啖。”这句话表达了对战死者命运的悲悯,即使战死沙场,也不愿成为野兽的食物,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

“男儿刀瘢满,老父莫相怜。”最后两句诗,是对那些在战场上留下伤痕的勇士们的赞美,同时也提醒老父亲们,不必为他们感到悲伤,因为他们的英勇已经成为了永恒的记忆。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古代士兵的英勇、牺牲与对生命的敬畏,同时也对战争的残酷性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彭孙贻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情感,将历史的厚重与人性的光辉交织在一起,使得这首《企喻歌》成为了研究明末清初社会变迁与战争文化的重要文献。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西江月

世有学人无数,愚痴妄意如麻。铅汞错认结为砂。

运火欲觅黄芽。千日虚劳心力,人人尽破其家。

真铅似火本无瑕。将凤欲比狂鸦。

(0)

疑山石泉

闲玩正严凝,神和澹镜澄。

至清无隐物,微暖不生冰。

派想河难杂,源疑济是朋。

窥鱼光照鹤,洗钵影摇僧。

逗石声偏响,烹茶味更增。

四溟终必到,八封内先称。

气逐岩云起,纹随竹吹兴。

戏游鳞未化,呼饮鸟相应。

静乐惭非智,成章愧不能。

终朝临处处,虽浅亦兢兢。

(0)

值雨宿谔师房

信步闲游处,妨归路岂赊。

因琴避山寺,和鹤宿僧家。

语直非关酒,眠迟不为茶。

共论尘世里,夜亦事如麻。

(0)

送徐道士赴阙

捧诏异常伦,无官岂累真。

瓢知空似性,琴想重于身。

卧必思云切,行应待鹤频。

林间起相送,渐觉世还淳。

(0)

四十自咏

闲心虽不动,记性觉潜衰。

棋退难饶客,琴生却问儿。

手慵农器信,身散道装知。

笔砚将何用,除因改旧诗。

(0)

露侵短褐晓寒轻,星斗阑干野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豆花深处草虫鸣。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