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藤夭矫如苍龙,蟠根大与擎拳同。
垂阴直拂高松顶,怒枝横搏长槐胸。
老僧道此百年物,每到花时三四月。
沿崖开作赤玉虬,绕亭结为紫贝阙。
即今夏午清阴圆,参差树叶纷交妍。
夕阳收拾下山去,恍似蕉窗坐绿天。
须臾月上藤萝背,清光筛地蟾蜍碎。
一碧濛濛化作烟,朝来夺取西山翠。
老藤夭矫如苍龙,蟠根大与擎拳同。
垂阴直拂高松顶,怒枝横搏长槐胸。
老僧道此百年物,每到花时三四月。
沿崖开作赤玉虬,绕亭结为紫贝阙。
即今夏午清阴圆,参差树叶纷交妍。
夕阳收拾下山去,恍似蕉窗坐绿天。
须臾月上藤萝背,清光筛地蟾蜍碎。
一碧濛濛化作烟,朝来夺取西山翠。
这首清代诗人陈钟祥的《圆津庵古藤歌》描绘了一株老藤的壮观景象。诗人以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笔触,将老藤比作苍龙,形容其蟠曲有力,根系庞大,仿佛能与人相搏。藤蔓延伸至高松之巅,覆盖在长槐之上,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诗人通过老僧的口述,强调了这株古藤的历史悠久,每年春天花开时更是绚烂如赤玉虬和紫贝阙,增添了诗意的色彩。夏日午后,古藤的阴凉如同圆满的清光,叶片交错繁美,夕阳西下时,又如置身于绿色的梦境中。
月上后,清光洒落,藤萝背影斑驳,月光如碎银,使得周围的环境仿佛被染上一层朦胧的烟雾,更显得幽深静谧。最后,诗人以“朝来夺取西山翠”收尾,形象地表达了古藤对翠色的映衬和生机盎然的活力。
整首诗通过对古藤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和岁月的沧桑,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贺兰山下阵云横,岂学终军漫请缨。
壮士气豪凭虎略,材官谋定取龙城。
旌麾北转无征战,节制西连有重轻。
狐岭摩空秋尽色,兔河荡月古来声。
风吹凄断胡笳曲,天与恩威汉塞兵。
百将传中谁并驾,两朝功后自完名。
鼎彝入勒当昭代,韦布论交在雅情。
尚忆都门共杯酒,也曾义气许狂生。
登高待重九,风雨恐相妨。
预约来金地,迟留坐石床。
一樽乘野兴,同赋揽秋光。
天迥云全白,山空树半黄。
风声寒飒沓,日色晚苍茫。
老病偏多感,跻攀且自强。
片言干气象,千载见文章。
海右诸名士,深知谢客狂。